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巴中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方案设计

巴中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方案设计

充分尊重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个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帮扶、心理矫治、职业技术学校对接和救助帮扶“回头看”等工作,改变以往只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存生活照料的模式,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能真正的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发掘自身潜力,适应社会生存

如需购买请QQ扫描右边二维码或者加QQ 3449649974 咨询 毕业设计(论文)代做请加QQ 2269757180 微信号:bylwwwww


  • 详细描述

    巴中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方案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开展调查,对市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全面、具体的了解求助对象整体行为的特征,揭示新时期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生活现状。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巴中市救助管理站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对巴中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等,分析巴中市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现象、指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在现阶段所呈现出新的群体特征并找到现象成因。同时,对巴中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和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寻现今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本文立足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方案,探索救助帮扶新方法,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流浪乞讨 社会救助 巴中市
     
     目 录
    一、项目概述.............................................................4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4
    (一)项目背景.........................................................4
    (二)项目意义.........................................................5
    三、受益群体描述.........................................................5
    四、项目目标.............................................................6
    (一) 培养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独立自主能力.................................6
    (二)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矫治工作...............................6
    (三)宣传博爱思想.....................................................6
    五、项目创新性...........................................................6
    (一)救助帮扶手段的多样...............................................6
    (二)救助帮扶对象的拓展...............................................7
    (三)救助帮扶理念的探索...............................................7
    (四)救助帮扶资源的互补共赢...........................................7
    六、项目实施计划.........................................................7
    (一)志愿者的招募.....................................................7
    (二)活动具体安排表...................................................8
    七、项目可持续性.........................................................10
    (一)完善的管理团队...................................................10
    (二)丰富的资源支持...................................................10
    (三)专业的服务队伍...................................................10
    (四)迫切的社会需求...................................................10
    八、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10
    九、项目可利用资源.......................................................11
    十、财务预算.............................................................11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
    附 录........................... ........................................16
     
    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缺乏专业的社工队伍,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矫治社会救助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能掌握较少,难以满足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社会需求。团队通过开展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满足未成年人的社会需求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感染更多的人关注未成年人、关爱未成年人,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矫正带去帮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未成年人价值取向,引导这些失足流浪乞讨未成年人重拾自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带来的温暖和关爱,重新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到社会中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实践团队全体成员“知国情,担责任”的关爱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五心”(良心、公心、细心、耐心、爱心)呵护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流浪乞讨未成年的生活状况,参与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之中,推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将爱心传承,推动大学生公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雄. 流浪儿童乞讨权规制的法理思考[J]. 法学杂志. 2012(04) 
    [2] 梁茂春. 美国城市限制流浪乞讨的措施及其启示[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3] 张霁雪,田毅鹏. 近年来学界关于流浪乞讨问题研究述评[J]. 人口学刊. 2011(01) 
    [4] 张艳丽. 对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几点思考——基于对生存权的公共性认知[J]. 行政与法. 2010(06) 
    [5] 高中华.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06) 
    [6] 齐延平,于文豪. 中国人权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初探——以2008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7] 都睿.  城市乞讨现象及其职业化分析[J]. 理论界. 2010(03) 
    http://www.bysj580.com/  http://www.bysj580.com/a/jjx/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