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旅游业作为服务贸易的传统产业,具有低投入、低污染、高回报等优势,将会是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中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这种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在我国的国际收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不高,这与中国自然人文资源在世界名类前茅是不相匹配的。那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是怎样的?竞争力水平究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多大的差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善这个局面?本文试图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对各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和服务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之处。最后,针对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之处,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角度提出对策。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旅游科技创新体系 一带一路
目录
第1章 前言 9
1.1选题背景 9
1.2选题的意义 9
第2章 旅游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10
2.1旅游服务 10
2.2旅游服务贸易 10
2.3国际竞争力 10
第三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11
3.1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1
3.2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12
3.2.1国际市场占有率 12
3.2.2贸易竞争力指数 13
3.2.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15
第4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17
4.1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7
4.2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缺少科学性 17
4.2.1资源开发缺乏市场性 17
4.2.2资源开发规划具有滞后性 17
4.2.3旅游生态资源破坏和退化严重 18
4.2.4旅游品牌知名度低 18
4.3旅游企业发展水平低 18
4.3.1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18
4.3.2旅游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端人才 18
4.3.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18
4.4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完善 19
4.4.1旅游制造业科技含量低 19
4.4.2交通运输业对旅游支持度不足 19
4.4.3饭店行业发展不均衡、品牌意识弱 19
第5章 对策及建议 19
5.1企业层面 20
5.1.1旅游社:服务高质量化、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 20
5.1.2旅游酒店、饭店:创新品牌、服务水平高端化 20
5.2产业层面 20
5.2.1加强交通运输业建设 20
5.2.2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 21
5.2.3抓紧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21
5.2.4构建旅游科技创新体系 21
5.3政府层面 22
5.3.1科学开发旅游项目,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22
5.3.2创新旅游营销,树立旅游产品品牌形象 22
5.3.3加强政府主导,完善相关法律 22
5.3.4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实践教育 23
参 考 文 献 24
致 谢
第1章前言
1.1选题背景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比世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的30%以上。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推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输入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
然而,中国加入WTO这一过渡期接近尾声,伴随的是旅游业将启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国内外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将加速发展,与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水平将进一步接轨。中国旅游业已处于“市场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管理提升期”的关键期,旅游经营方向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旅游计算口径由数量向素质的转变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状况,探讨中国该做什么努力从旅游大国转变成旅游强国。
1.2选题的意义
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颇多,有的是借助波特钻石模型进行分析,有的是采用实证研究,也有的是利用建模去分析影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而这篇文章是在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力强在何处、弱在何处,为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力水平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不仅在国际竞争力水平与资源禀赋不匹配,09年还出现逆差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所以,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较为全面总结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劣势,做到扬长避短,使得中国国际旅游发展的形态能及时的调整,实施与国情相符合的对策,旨在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使得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得以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徐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其对策[D]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7
[2]曾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攀枝花学院.2009
[3]余彬.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黄婷.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8
[5]李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6
[6]苏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7]井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之路[D]武汉工学院.2017
[8]张朝云.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9
[9]徐卫萍.中国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一点思考[D]扬州职业学院.2005
[10]舒卫英.提升旅游业发展科技含量问题研究[D]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2
[11]Salah S. Hassan. “Determinants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in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0
[12]Robertico Croes&Marketa Kubickova. “From potential to ability to compete: Towards aperformance-base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dex.”[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Managemen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