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摘要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财务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负债作为企业的一种资金来源渠道,在为企业带来厚利的同时,又使企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经营者对偿债能力分析越来越重视,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灵活性。企业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进而更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洽洽公司作为坚果炒货类的领军行业,具有代表性。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以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洽洽食品财务状况结合洽洽公司近几年财务报表,对其有关偿债能力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洽洽食品偿债能力的相关结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偿债能力 洽洽食品 社会责任 财务风险
目录
一、绪论 1
二、偿债能力概述 1
(一)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关理论 1
1、短期偿债能力 1
2、长期偿债能力 2
(二)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 2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2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2
三、洽洽食品偿债能力现状分析 2
(一)企业概况 2
(二)洽洽食品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
1 流动比率分析 3
2 速动比率分析 4
3 现金比率分析 4
(三)洽洽食品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5
1、资产负债率分析 5
2、产权比率分析 6
(四)洽洽食品与三只松鼠对比研究分析 7
四、洽洽食品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8
(一)存在闲置或利用不足问题 8
(二)流动负债比重过高 8
(三)资本结构过于保守 9
五、针对洽洽食品偿债能力问题的对策 9
(一)加快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 9
(二)加强对短期借款和其他应付款的管理 10
(三)优化资本结构 10
六、结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 绪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要使企业规模越大,日常维系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就越多,这时企业一般会通过向外举债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向外举债在给企业迎来厚利的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到很好的权衡[1]。要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就需要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合理优化,不少企业为了追求收入与资产的快速增长,不断挑战风险预警线[2],企业的信用受到挑战,这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相违背,偿债能力作为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企业资金分配和发展模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企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几年我国的坚果炒货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考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发现对于洽洽食品偿债能力这块的分析相对较少,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计划通过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指标,对洽洽食品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内容进行研究,利用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及法,将2016年到2018年的偿债分析指标相比较并且与同行业公司三只松鼠作对比,找出其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如何解决洽洽公司偿债问题,从而降低公司财务风险,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淑霞,李键.“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4):108-112.
[2]王小凤,刘情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财经界,2019,(26):92.
[3]巫莎.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出版,2017,(8):47-52.
[4]蒋一鑫.对财务比率比较分析法的应用与评价—以江苏康缘药业与恒瑞医药为例[J].中国商论,2016(24):49-50
[5]张志花,郭崇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洽洽食品有限公司为例.现代营销,2016(12).
[6]张桂新,代鑫.财务报表分析对于电力企业战略决策影响效果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5).
[7]朱诗怡,李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综合案例---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时代金融,2018 (24):180-181.
[8]Pritam Sankar Roychaudhuri, Vasiliki Kazantzi, Dominic C.Y Selection of energyconservation projects through Financial Pinch Analysis[J].Energy,2017:602-615.
[9]佟如意,高质.浅谈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及其修正[J].天津经济,2016,(08):72-74.
[10]和国忠.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影响研究——以云南上市公司为例[J]. 会计之友,2019(3):67-70.
[11]杨宇虹.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比率分析法的应用[D].金融经济, 2015(8).
[12]刘睿林.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J].市场研究,2017(1):56-57.
[13]王玥琳,施国庆.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持作用[J].财会月刊.2017(31):112-117.
[14]张成思,张步昙.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研究,2016(12):32-46.
[15]杜晓光,郑晶晶,李迎盈.企业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59-73.
[16]谢懿格,邓俊淼.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以A上市公司为例 [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