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高职航空服务核心能力的实训教学体系研究
一、选题简介、意义
简介: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是源于多个学科,是一种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运作,组织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管理理论。服务管理理论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文献法、座谈法、对比法等调研方法,对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在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航空企业需求是应民航业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航空运输业迎来了井喷发展时期。人才需求成为航空企业需求重最急迫的需求。
意义:理论意义,人才的培养和航空企业需求,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民航业对高素质航空服务人员需求而产生的,其人才培养方向为复合型人才,注重于服务人才和内涵型人才的培养,为航空行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实践意义,通过对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对本专业在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评价机制、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找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帮助专业和行业良性发展,解决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中供需失衡的问题,有助于航空企业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使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课题综述(课题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预期目标,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等)
课题研究背景: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巩固特色专业建设,大力发展复合型专业,协调发展专业结构体系。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的专业的单独设置与开设对于航空企业、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要研究的内容: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
要解决的问题: 民航强国急需专业素养的航空服务人才
民航业的发展急需大批量航空服务人才
航空企业急需具备创新性航空服务人才
预期目标:端正的职业道德素养
牢固的安全理念
精湛的服务技能
良好的管理能力
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
强健的身心素质
研究步骤:培养政策、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师资力量、评价机制。
方法及措施:文献法、座谈法、对比分析法
三、设计(论文)体系、结构(大纲)
目录:
1.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1核心概念
1.2理论基础
2.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2.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2.2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3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2.4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修养
2.5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2.6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
2.7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
2.8具有丰富的客舱服务知识和娴熟的服务技能
2.9懂得各种服务礼仪
2.10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2.11强健的身心素质
3.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3.1发展历史
3.2专业现状
4.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培养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4.2培养规模满足不了需求
4.3培养目标与定位不准确
4.4培养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5.总结
参考文献
[1]于新才.全球航空运输发展趋势与我国发展重点的思考[J].民航学报,2020,4(03):1-7.
[2]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5-11.
[3]徐涌金.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03):105-109.
[4]郭培凤,高职高专学生社区文化素养教育的路径和价值研究---以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当代民航精神为例
[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97-199
[5]邓雪,包文杰,李敬强,牛宏伟,刘子变,基于胜任力视角的优秀学生非智力因素选拔模式的构建---以中国民航 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18.
[6]蒋颖莹.如何高质量培养空乘人才[J].智库时代,2019(51):247-248.
[7]王晓丽,高振.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校背景下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类专业为例 [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5):21-34.
[8]王朋.我国航空供给市场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13-14.
[9]陈效.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