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对人民调解工作方法的思考
摘要:人民调解是当今三大调解方式之一,人民调解制度以其自愿协商性、过程相对保密性、程序简易性和成本低廉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本文是在结合个人在司法所接触的案例的基础上,从人民调解的概念及性质、导入人民调解的工作方法的案例、分析人民调解成功案例的原因、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的几点建议等方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引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
目录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及性质 1
二、导入人民调解的工作方法的案例 1
(一)四天四夜连续作战 千辛万苦化解纠纷 1
(二)死亡纠纷引冲突 人民调解促和谐 2
(三)人民调解下苦工唤回儿子心 2
三、分析人民调解案例成功的原因 2
(一)另辟蹊径,迂回包抄 趁热打铁 求同存异 2
(二)触类旁通 3
(三)攻心为上 2
四、总结调解成功案例的方法 3
(一)宜少不宜多 4
(二)宜缓不宜急 4
(三)宜暗不宜明 4
(四)宜粗不宜细 4
五、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四、总结调解成功案例的方法
通过以上这几个个案例的成功调解,我总结出了几点人民调解的方法,一要做到宜少不宜多,即先听双方诉说事情的经过,多听少说,不急于表态。二是宜缓不宜急,即不继续恶化纠纷,不急于调解,采取冷处理,张某和李某经过劝解各自回家,纠纷达到了制止而不至于恶化,就要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三是宜暗不宜明,指的是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先单独谈心,个别劝解,再面对面地进行调解,握手言和,预防矛盾再次激化。四是宜粗不宜细,就是说不要对纠纷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行为都追究,避免当事人在小事上纠缠不清,否则,当事人会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影响调解的效果。李某对张某养狗的吠叫声不满,如调解时将李某对张某的积怨全盘托出,我想调解将会难上加难。
参考文献
[1]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