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酒店管理中的员工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酒店业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酒店员工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全面系统的培训。酒店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是酒店形象的具体体现者,在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无疑将有助于提升酒店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以此为背景,在探讨酒店管理中的员工培训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重庆市的酒店业员工培训情况为调查内容,分析了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模式的构建来探讨改进酒店业员工培训问题的具体方法。
本文除绪论与结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酒店业员工培训概述,本部分首先分析了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内涵和内容,接着对酒店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随后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酒店业开展员工培训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为重庆市酒店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部分首先对重庆市酒店业的员工培训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重庆市酒店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模式的构建,本部分从培训模型建立、培训制度落实、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效果评估及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酒店业员工培训模式的构建问题。总之,任何一种培训模式都要根据其构建的目的,适用的环境,运行中的优化流程在实施中不断的推进,最终成为适合于酒店经营和未来发展的加速器。
【关键词】:酒店,员工培训,基础理论,模式构建
目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2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3
2 酒店业员工培训概述 5
2.1 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内涵 5
2.2 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内容 5
2.3 酒店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9
2.4 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基础理论 9
3 我国酒店业员工培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3.1重庆市酒店业员工培训调查 11
3.2 重庆市酒店业员工培训调查结论 11
3.3 我国酒店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2
4 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模式的构建 15
4.1 培训模型的建立 15
4.2 制定并落实培训制度 15
4.3 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 16
4.4 围绕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16
4.5 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17
4.6 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17
5 结论 19
5.1 主要结论 19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国内酒店业成为最先受到开放冲击的行业,在众多国际著名酒店集团集体开拓中国市场的环境下,国内酒店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激烈市场竞争而来的,是全球酒店业的人性化管理风潮,酒店业的传统市场竞争也由硬件和服务竞争转向了以人才素质为衡量标准的人力资本竞争。在这样的竞争形势下,员工培训成为了酒店业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加人力资本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以国际知名酒店集团为代表的酒店企业将培训作为提升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通过大量投入和系统安排来保证员工培训的质量。相比之下,国内的酒店业虽然已经有很多国际酒店集团入驻,但总体员工素质仍然落后于整个酒店业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目前酒店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水平不相匹配。据统计,我国酒店业员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仅为11.2%,而酒店业自身的员工培训发展也极其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研究我国酒店管理中的员工培训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的研究,从分析我国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改进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完善我国酒店管理中的员工培训理论,推动我国酒店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从实践意义来看,随着员工培训成为酒店业管理者最为重视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本文的研究将帮助酒店管理者积极推进酒店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酒店业的人才管理水平,最终提升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员工培训的研究从20世纪初就已开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理论时期,他在著作《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了员工培训是科学管理的原则,并证明了培训对于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以雷蒙德.A.诺依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时期,雷蒙德.A.诺依教授在《雇员培训与开发》中提出了学习过程理论,认为企业应当为员工安排培训机会,并强调在不断的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培训;第三阶段是系统管理理论时期,这一阶段涌现了众多管理学大师及其理论,如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他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未来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评估方法仍然是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评估模型,” 柯克帕特里克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划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
从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员工培训理论从行为科学管理、提升组织绩效到具体的培训方式与效果评估,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培训体系向着系统、规范、科学和可操作的方向不断发展。
酒店员工培训的国内研究是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的。其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培训模式与相关体系的研究,如王平(2009)在其文章中通过酒店业实地调研,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八个子系统的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二是对酒店业员工培训需求的研究,如罗峰(2009)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星级饭店的员工培训需求进行了总结;三是对影响酒店员工培训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如匡红云(2003)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归纳出员工培训的八个影响因素;四是对培训效果的评估进行研究,如曾艳(2010)在研究中利用著名的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针对国内酒店业的培训评估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具体的评估方法与相关指标;五是对目前国内酒店员工培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杨娇(2009)的《酒店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姜玉波(2009)的《西宁市星级酒店员工培训现状及问题研究》等都提出了改善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现状的对策。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分析国内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首先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以重庆市酒店业为代表的酒店员工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此反映出当前国内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的普遍水平;其次在分析现状和归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进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问题的建议,以此为我国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对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的运用主要是收集整理酒店培训的相关资料,并进而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以便于在研究中对国内外酒店员工培训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调查分析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本地区的酒店员工及管理层进行调查研究,以尽可能的掌握目前国内酒店业员工培训的第一手资料,帮助本文对酒店业员工培训的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归纳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于国内酒店管理中的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为后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供基础;演绎法的运用,主要是在
前文运用归纳法归纳酒店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推进酒店员工培训的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指导国内酒店业的员工培训改进工作。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介绍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的方法了解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酒店业管理中员工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据此提出改进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酒店业员工培训概述,本部分主要从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内涵、培训的内容、加强培训的重要性以及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基础理论四个方面对酒店业员工培训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重庆市酒店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部分首先对重庆市的酒店业员工培训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重庆市酒店业的员工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改进酒店管理中员工培训问题的措施,本部分从加强认识、完善制度、做好需求分析、围绕培训计划开展培训、重视培训效果评估以及加强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等六个方面对改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郑王晶,陈秋萍.论酒店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C].福建: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
[2] 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郑向敏.现代饭店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彼得·丁·道林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郎慧国.酒店员工培训的质量控制及其培训方式的探索[J].中州大学学报,2007(1).
[6] 李从欣,朱军,李小静.石家庄某酒店员工流失原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2).
[7] 李慧娟.南方公司培训体系[D].中南大学,2009.
[8] 李丽娜,赵辉,孙配贞.酒店业员工流动率过高的原因及对策[J].工会论坛,2008(9).
[9] 李玲,李飞.在经营视角下的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5(4).
[10] 李晓梅.酒店如何留住优秀人才[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8).
[11] 唐继旺.河源市酒店员工流失现状与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2).
[12] 唐建光,刘怀忠.企业培训师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8.
[13] 彼得·圣吉著,张成林译.第五项修炼.中信出版社,2005:15.
[14] 廖钦仁.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20.
[15] 张振宇. GD酒店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D]. 陕西:西北大学,2005.
[16] 姚裕群.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2):34.
[17] 李宝元.人力资本运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131-132.
[18] 重庆市旅游局. 2011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J]. 2011.
[19] 王平. GM大酒店员工培训体系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9.
[20] 罗峰. 本土高星级饭店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旅游科学,2009年01期.
[21] 匡红云. 饭店员工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青岛大学,2003.
[22] 杨娇. 酒店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2009年第22期.
[23] 姜玉波. 西宁市星级酒店员工培训现状及问题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4期.
[24] 曾艳. 酒店员工培训的绩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