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浅析有效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摘要
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对员工的各种激励,但其作用的结果却各有差异。有的企业因为有了良好的激励措施而使自己日益发展壮大,但有些企业为了激励员工而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最终也只是徒然,企业人才外流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差异的形成就是两者的企业管理者对激励的认识和运用的不同。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激励,以及浅析了当今企业中存在的激励误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员工;有效激励;对策
目录
摘要 I
1 激励的概念及分类 1
1.1 激励的概念 1
1.2 激励的分类 1
1.2.1 物质激励 1
1.2.2精神激励 2
2 激励理论简介 2
3企业中存在的激励误区 3
3.1 激励的过程缺乏沟通 3
3.2激励的时机不合适 3
3.3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3
3.4 激励的管理不健全 3
4 有效激励的对策 4
4.1 各类需求不同的员工的激励 4
4.1.1追求荣誉的员工 4
4.1.2 追求机会的员工 4
4.1.3 追求发展的员工 4
4.2 激励的及时性 5
4.2.1 正向激励的及时性 5
4.2.2 负向激励的及时性 5
4.3 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 5
4.3.1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5
4.3.2 薪酬要与绩效挂钩 6
4.3.3 薪酬之间要有差距 6
4.3.4 采取弹性福利制度 6
4.3.5 保证福利的质量 6
4.4 管理的手段要人性化 7
4.4.1 授予员工恰当的权利 7
4.4.2 目标激励 7
4.4.3 鼓励竞争 7
4.4.4 营造有归属感的文化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后记 11
结论
激励的有效性成为能否留住人才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激励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已逐渐被管理者意识到,但大部分人往往只看到了激励的表面性,没有认真研究它的实质和企业的环境,最终沉溺于激励的误区,导致许多企业盲目的采用激励措施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结果使企业深深陷入重积难返的泥潭。企业运用激励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只有充分了解激励的作用、原则和有效激励的方法,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 陈坤.哈佛人才管理学[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5] 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6]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7] 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8] 王小艳.如何进行员工激励[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 郑国铎.企业激励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0] 孙厚泽.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1]http://www.bysj580.com
[11]http://www.bysj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