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高职院校实习生合法权益保护探讨
摘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使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高职院校实习生的权益保护不容乐观。实习是重要教学实践学习环节,相对于院校和实习单位,实习生处于弱势,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然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对高校实习生的法律地位、合法权益的保护还处于法律空白状态,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为加强对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保护,需要完善现有立法,对实习生所享有的劳动去实习权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在法律上进行确认。才能更进一步维护好权益。
关键词:实习生 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
目录
1 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现状2
1.1实习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2
1. 2实习市场供求关系失衡2
1. 3实习生实习待遇缺乏保障3
2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3
2.1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法律关系的几种观点3
2.2明确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法律关系的重要性 4
2. 2 .1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法律关系,有利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维权 4
2. 2. 2明确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法律关系,有利于法院依法裁判 5
3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 5
3. 1就业型实习5
3.1培训型实习 6
3.2勤工俭学型实习 6
4完善高职院校实习生实习合法权益保护的建议6
4.1规范实习单位,明确政府、学校与各相关单位的职责7
4. 2规范实习生的法律地位,明确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7
4. 3建立实习协议强制制度 7
4. 4完善实习生的权利救济手段 7
5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引言
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学生既要在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会就业的技能,还要学会适应社会。特别是高职院校,为更好的促进就业,发展经济,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校实践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对学生进行作为教育机构所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外,还要为学生提供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实际能力的锻炼平台。其中,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同时,实习也是实习生在进入社会从事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训练,既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准备性的工作,还是国家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职院校,均将实习情况作为评估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在学生实习方面还没有规范的法律制度,缺乏相应的立法,导致实习生实习的法律保障制度不足,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黎建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2期.第100-107页.
[2]聂林艳.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适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1):120.
[3]李晓燕.解立军.厘清多重法律关系是界定学生伤害赔偿责任的前提[J]. 中小学管理,2009年第10期
[4]刘琴..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法律维护{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10-12
[5]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