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深圳市颐养院老年人康乐活动项目方案设计
摘要:颐养院的老年人因常年呆在房中由护工照料,枯坐房中无人交谈,并且年龄集中在75-85岁,故思想和行动能力都逐渐在退化。因此颐养院设计此项目不仅在态度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文体康乐活动,而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提供条件。在帮助老人在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增添乐趣的同时,还使老人身体得到锻炼,有益于老人身心各方面发展。现代医学证明,常参加文体康乐类活动的老人比鲜少运动的老人脑力活动退化的速度要缓慢,以及身体功能退化也较为缓慢。较少说话的老人比常有人陪伴的老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对于颐养院的老人,文体康乐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老年人 康乐 活动
目 录
摘要 2
一、引言 4
二、项目的理论基础 4
(一)活动理论 4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4
三、项目的目的/目标 5
四、项目的服务对象 5
五、项目的流程安排 5
(一)服务对象兴趣爱好调查 5
(二)项目宣传及招募 5
(三)项目活动开展 5
六、项目的评估分析 6
(一)项目的成效 6
(二)项目的问题 6
七、项目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6
参考文献 7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正在快速的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老人颐养院、养老院越来越多。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们长期卧床或鲜少行动,肢体功能退化。康乐活动项目通过组织老人参加各种小组康乐活动,提高老人活动水平,建立老人之间的互助网络,改变老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摆脱孤独和寂寞感,使晚年生活更加充满乐趣。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合理安排适合颐养院老人的活动,并从流程安排、后期评估深度体现康乐活动的重要性。康乐活动在全国各地颐养院、养老院都普遍存在,它能使老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且适当的体力和健身活动有促进老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香港]梅陈玉婵.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