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物业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方案设计
摘 要
随着物业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物业公司以及从业员工人数不断增长,物业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设计以一家公有制企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为例,运用薪酬体系设计相关理论,结合物业行业以及物业企业管理的特点,探讨现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弊端,提高如何对现有薪酬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有效发挥薪酬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而为物业企业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效能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本设计结合行业背景和企业背景对物业公司的薪酬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薪酬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发现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薪酬内部的公平性不足;二是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制度缺乏约束性和激励性,结合企业背景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相关薪酬理论基础,提出了对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分别对公司经理及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实施薪酬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设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列举了研究涉及到的薪酬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物业公司的薪酬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的方式了解薪酬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总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母的。
关键词:绩效考核;薪酬体系;人力资源
摘 要
随着物业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物业公司以及从业员工人数不断增长,物业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设计以一家公有制企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为例,运用薪酬体系设计相关理论,结合物业行业以及物业企业管理的特点,探讨现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弊端,提高如何对现有薪酬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有效发挥薪酬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而为物业企业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效能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本设计结合行业背景和企业背景对物业公司的薪酬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薪酬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发现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薪酬内部的公平性不足;二是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制度缺乏约束性和激励性,结合企业背景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相关薪酬理论基础,提出了对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分别对公司经理及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实施薪酬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设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列举了研究涉及到的薪酬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物业公司的薪酬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的方式了解薪酬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总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母的。
关键词:绩效考核;薪酬体系;人力资源
目 录
摘 要 3
关键词 4
第一章 前言 4
1.1背景 4
1.2国内外研究 5
1.2.1国内研究 5
1.2.2国外研究 6
1.3意义 7
第二章 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8
2.1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9
2.1.1物业公司管理员工辅助考核评分设计 9
2.1.2物业公司月考核管理设计 10
2.2考核培训与面谈设计 12
2.2.1核人员的培训 12
2.2.2考核面谈反馈设计 13
第三章 薪酬设计 14
3.1薪酬体系的方案设计 14
3.1.1个人绩效薪酬设计 14
3.1.2团队绩效薪酬的设计 14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5
4.1 结论 15
4.2 展望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本毕业设计以运用薪酬体系设计相关理论,结合物业行业以及物业企业管理的特点,探讨现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弊端,提高如何对现有薪酬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有效发挥薪酬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而为物业企业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效能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结合行业背景和企业背景对物业公司的薪酬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薪酬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发现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时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足;二是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制度缺乏约束性和激励性,结合企业背景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相关薪酬理论基础,提出了对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分别对公司经理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了实施薪酬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参 考 文 献
[1]王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及薪酬激励机制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6,(08).
[2]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P23.
[3]卢韶华、周玉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1.
[4]陈宣.基于绩效考核的企业薪酬计量研究[J],2014,第27期.
[5]李燕英.人力资源绩效薪酬初探[J].就业与保障, 2007, (11).
[6]莫勇波.绩效薪酬制度的两种模式及其适用[J].江苏商论,2009, (01).
[7]马良英,关博.浅议绩效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J].水利经济,2007, (03).
[8]卿涛,杨丽君.绩效薪酬的选择[J].中国劳动, 2009, (07).
[9]王斯年.浅谈绩效薪酬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J].新疆财经,2001, (03).
[10]刘敏.绩效薪酬的三个误区[J].人才资源开发, 2007, (01).
[11]李严锋.对绩效薪酬的重新认识[J].经济问题探索, 2001, (06).
[12]赵国军.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出版(16).
[1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NI年(02).
[14]杨洪.重视绩效管理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J].4-6.
[15]侯晓敏.绩效管理与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经济与管理,2009,第4期:154-155.
[16]刘杨.政府绩效管理应有科学的指标体系[N].中国信息报,2010.9. 26(007).
[17]丁越兰,韩蕾.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研究综述[J].辽宁经济,2004,(02).
[18]赵海.论双因素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0,(19).
[19]李辉.浅析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薪酬管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04)
[20]白秀君,张莉萍.浅析企业薪酬管理[J].丹东海工,2002(03).

结合行业背景和企业背景对物业公司的薪酬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薪酬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发现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时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足;二是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制度缺乏约束性和激励性,结合企业背景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相关薪酬理论基础,提出了对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分别对公司经理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了实施薪酬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参 考 文 献
[1]王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及薪酬激励机制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6,(08).
[2]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P23.
[3]卢韶华、周玉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1.
[4]陈宣.基于绩效考核的企业薪酬计量研究[J],2014,第27期.
[5]李燕英.人力资源绩效薪酬初探[J].就业与保障, 2007, (11).
[6]莫勇波.绩效薪酬制度的两种模式及其适用[J].江苏商论,2009, (01).
[7]马良英,关博.浅议绩效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J].水利经济,2007, (03).
[8]卿涛,杨丽君.绩效薪酬的选择[J].中国劳动, 2009, (07).
[9]王斯年.浅谈绩效薪酬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J].新疆财经,2001, (03).
[10]刘敏.绩效薪酬的三个误区[J].人才资源开发, 2007, (01).
[11]李严锋.对绩效薪酬的重新认识[J].经济问题探索, 2001, (06).
[12]赵国军.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出版(16).
[1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NI年(02).
[14]杨洪.重视绩效管理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J].4-6.
[15]侯晓敏.绩效管理与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经济与管理,2009,第4期:154-155.
[16]刘杨.政府绩效管理应有科学的指标体系[N].中国信息报,2010.9. 26(007).
[17]丁越兰,韩蕾.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研究综述[J].辽宁经济,2004,(02).
[18]赵海.论双因素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0,(19).
[19]李辉.浅析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薪酬管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04)
[20]白秀君,张莉萍.浅析企业薪酬管理[J].丹东海工,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