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论秦观词的感伤情怀

论秦观词的感伤情怀

秦观是文学发展史上卓有成就的一位宋词作家。他在继承文学发展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贬谪经历,把内心中那一缕淡淡的感伤情怀和谐地融入自己的宋词创作之中。因此,从感伤意蕴着眼分析其词作的特点,既利于把握其创作个性,又利于理解其词作的主题。

如需购买请QQ扫描右边二维码或者加QQ 3449649974 咨询 毕业设计(论文)代做请加QQ 2269757180 微信号:bylwwwww


  • 详细描述

    论秦观词的感伤情怀
    摘  要:秦观现存的八十多首词中绝大部分流露出悲痛、感伤的情调,这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经历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对时事的无奈。本文通过秦观咏怀词、咏物词、送别词等不同的题材分析了秦观词中所包含的感伤情怀,然后阐述了秦观词运用以景寄情、比兴和对比手法等将他的感伤意蕴在词中表达出来,最后从秦观的身世因素和其对花间、南唐词派的继承与发展两方面重点探讨了秦观感伤情怀的形成原因。以便读者在阅读中把握其创作个性、感悟其作品主题。
    关键词:秦观词;感伤情怀;形成原因
     
    目录
    摘  要 2
    引言 3
    1 秦观词的感伤情怀的表现 3
    1.1 咏怀词中的感伤情怀 3
    1.2 咏物词中的感伤情怀 4
    1.3 送别词中的感伤情怀 4
    2 秦观词感伤情怀的表达方式 5
    2.1 以景寄情 5
    2.1.1 以哀景寄哀愁 5
    2.1.2 以乐景衬悲情 6
    2.2 比兴手法 6
    2.3 对比手法 7
    3 秦观词感伤情怀的成因 7
    3.1 身世因素 7
    3.1.1 元祐时期宦海浮沉 7
    3.1.2 绍圣时期痛苦挣扎 8
    3.2 对花间、南唐词派的继承与发展 9
    3.2.1 秦观对温庭筠词的继承与发展 9
    3.2.2 秦观对李煜词的继承和发展 10
    4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秦观以词名世,而秦观词之所以流传千古,并不是因为其词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是秦观词那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令其享誉词坛。秦观词婉约清新,自成一家,历来被称为“婉约之宗”,与苏轼的豪放词分庭抗礼。蔡伯世说:“子瞻辞胜乎情,着卿情胜乎辞,情辞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 盛雪. 帘意象与秦观词心[J]. 北方文学, 2017(5):12-12.]]《四库全书提要》则以为,秦观的“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 毛元仁. 浅析秦观诗词中的朦胧美[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8-9.]]这些评价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之辞,却也表明秦观的词作独具特色,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取《论秦观词的感伤情怀》作为选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其诗、词、文皆工,而以词著称。词属婉约派,内容多写男女情爱,颇多伤感之作。然而在繁多的婉约派词的代表作中,秦观的词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面貌。秦观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秦观词伤感色彩较浓,充满了愁苦凄恻、孤苦无告的苦闷。在艺术手法上,摄取了柳永词铺叙渲染、委曲尽致的优点。但写景言情,出以纯净之笔,形成清丽典雅的词风。秦观深谙音律,长于运思,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突出特征,以鲜明的意象、致密的结构、精练的语言,构成一种凄迷幽婉的审美意境。在艺术上力求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抒情个性。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以情辞兼胜的优美篇章在词史上卓然名家,对后代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盛雪. 帘意象与秦观词心[J]. 北方文学, 2017(5):12-12.
    [2] 毛元仁. 浅析秦观诗词中的朦胧美[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8-9.
    [3] 周钰. 秦观《鹊桥仙·七夕》新解[J]. 安徽文学月刊, 2017(7):29-31.
    [4] 张正林. 秦观词作感伤意蕴剖析[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 2015(6X):15-16.
    [5] 王彦峰. 秦观词对花间词的超越[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0(2):60.
    [6] 朱小峰. 秦观诗的创作分期及其诗风流变[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221-224.
    [7] 滕腾.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点[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2):174-174.
    [8] 高茜乔. 一点词心属少游——简论秦观其人其词[J]. 长江丛刊, 2019(1):31-33.
    [9] 张美丽. 论秦观词的“点染”艺术[J]. 鸡西大学学报, 2010, 10(6):93-94.
    [10] 熊竞华. 笔底情切切, 言外意绵绵——浅议秦观词的艺术特色[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2-22.
    [11] 刘磊. 浅议秦观词的感伤基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5).
    [12] 刘小青. 浅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J]. 青年文学家, 2015(13):174-174.
    [13] 陈怡. 秦观诗歌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21-23.
    [14] 刘丽. 论秦观所代表的士大夫的人格精神[J].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7):54-55.
    [15] 孙超. 论秦观词中色彩的情愁意蕴[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20(3):67-68.
    [16] 杨秀平, 石平群, 胡洁. 浅谈宋代文人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上)——以秦观为例[J]. 文教资料, 2019(21).
    [17] 俞志容. 秦观诗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 2017:18-19.
    [18] 徐培均.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33.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