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我国工程监理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工程监理制已成为建设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然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设还不完善,监理力量不足等问题也制约着监理业的发展。本文对工程监理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可以为工程监理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监理;问题;对策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 2
1.1背景分析 .3
1.2监理工作的意义 .4
第二章: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
2.1监理的权、责、利不统一 .4
2.2监理单位工作不到位.4
2.3监理业务单一,技术含量低.4 2.4建设监理制度方面的缺陷 5
2.5监理从业人员素质与人才结构问题 5
第三章:解决办法和对策 6
3.1实现监理业务经营多元化 .6 3.2提高监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7
3.3完善法制建设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第一章:概述
背景:
监理工作在我国起步比较晚,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务院决定在基本建设和建筑业领域采取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例如,投资有偿使用(即“拨改贷”)、投资包干责任制、投资主体多元化、工程招标投标制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形式,已经势在必行。否则,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
因此,通过结合对我国几十年建设工程管理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并对国外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进行了考察,认识到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需要一大批专门的机构和人才,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应当走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建设部于1988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监理制度。建设监理制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改革举措,旨在改变陈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会化的建设监理机构,协助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以提高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建设工程监理制于1988年开始试点,5年后逐步推开,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监理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监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比较年轻,社会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行业及工程实行监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工程监理无关紧要。
如果对于监理行业及工程监理制度重要性的认知不到位,我们提高监理行业地位就无从谈起。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工程管理模式的结果。它的强制推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自筹、自建、自管的传统管理模式,促使建设项目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建立,对控制投资、保证工期、确保质量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己经成为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存在的问题确实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监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确保施工方施工过程符合合同要求;二是确保施工方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程序、施工材料、构配件、设备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三是确保施工方的施工过程遵循施工组织设计、遵照设计文件要求,开展施工活动;四是公证、客观评价施工质量;五是见证施工的真实性。
所以,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是保证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规范、施工安全的重要工作环节。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监理行业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及时纠正错误、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使监理行业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艺蕾,《中国工程监理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第十期
[2] 李巍、李海涛,《我国建设监理现状、思考》 辽宁建材。2008年01期
[3] 刘永杰,《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4] 夏前斌,《浅谈我国建设工程监理》 基建优化。2006年05期
[5] 肖淑华,《浅谈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治与社会。2007年10期
[6]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