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大学生就业权保障研究
摘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就业歧视、无劳动合同及试用期过长三险等常见问题,提出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权;原因;对策
一、我国当前的就业现状
1.1劳动力供大于求
当前我国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困难;每年的毕业生也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还有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在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及上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但是工作岗位却有限。所以造成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
1.2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我国当前的就业现状 2
1.1劳动力供大于求 2
1.2动力市场失灵 2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
2.1社会竞争激烈 2
2.2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2
2.3各企业选人挑剔 2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问题 3
3.1就业平等权得不到保障,歧视现象严重 3
3.2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签订,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 3
四、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对策 4
4.1建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立法保护 4
4.2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和能力 4
4.3成立各级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服务中心 5
4.4开设就业权益指导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规避就业风险 5
4.5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级就业权益保障体系 5
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王道红.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A].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教创新.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C].2004.
[2]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
[3]赵月华.制度完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5]王雪燕.有关大学生就业热点问题的法律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5).
[6]聂杜艳.浅析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8).
[7]王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与政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
[8]谢维和.分层、标准化与证书-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