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的现状与传承
摘要
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是最直接、最生动,也是最直观地表现该民族舞蹈性格特点、生活方式、精神特质、物质文化乃至宗教信仰等的文化形态。所以,它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重要地位,已成为我国舞蹈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现今它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本文在对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的现状、传承、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挖掘与探究,对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笔者也有一些思考。
关键词: 原生态,苗族,芦笙舞,传承
目录
1.前言…………………………………………………………………………………3
2.简介…………………………………………………………………………………3
2.1 原生态舞蹈简介………………………………………………………………3
2.1.1 具有崇拜性的图腾………………………………………………………3
2.1.2以生命为主体……………………………………………………………4
2.1.3以人与自然的和谐………………………………………………………4
2.1.4 以民间生活为基础………………………………………………………4
2.2芦笙舞的历史溯源……………………………………………………………4
2.3芦笙舞的艺术特色……………………………………………………………4
3.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性质分类……………………………………………………5
3.1自娱性芦笙舞…………………………………………………………………5
3.2竞技表演性芦笙舞……………………………………………………………5
3.3祭祀性芦笙舞…………………………………………………………………5
3.4礼仪性芦笙舞…………………………………………………………………6
4.苗族原生态芦笙舞形式分类………………………………………………………6
4.1芦笙舞•锦鸡舞………………………………………………………………6
4.1.1历史溯源…………………………………………………………………6
4.1.2艺术特色…………………………………………………………………7
4.2芦笙舞•长衫龙………………………………………………………………7
4.2.1历史溯源…………………………………………………………………8
4.2.2艺术特色…………………………………………………………………8
4.3芦笙舞•滚山珠………………………………………………………………8
4.3.1历史溯源…………………………………………………………………9
4.3.2艺术特色…………………………………………………………………9
5.苗族原生态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9
5.1生存现状………………………………………………………………………9
5.2传承意义……………………………………………………………………10
5.2.1文化意义…………………………………………………………………10
5.2.2经济意义…………………………………………………………………10
5.2.3基础意义…………………………………………………………………10
6.传承与推广设想………………………………………………………………………11
6.1建立法律保障系统……………………………………………………………11
6.2人为性保护………………………………………………………………………11
6.3保护要得当…………………………………………………………………11
6.4推广至舞蹈院校与各舞蹈团…………………………………………………11
7.结论……………………………………………………………………………………12
参考文献…………………………………………………………………………………12
致谢………………………………………………………………………………………12
1.前 言
当今社会舞蹈审美观念的变化,原生态舞蹈的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性思维的磨合与冲撞,加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浸染,中国人对原生态舞蹈的传统审美观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在风格上大多都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从而使原生态舞蹈的“原汁原味”流失不少。如今,苗族原生态芦笙舞蹈面临难发展、难传承的现状。
原生态芦笙舞蹈的文化根源存于民众之中,与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密不可分,因而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为现代舞蹈文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玲.对苗族“锦鸡舞”的认识[J].凯里学院学报.2009(4).139-140.
[2] 吴治清.苗族芦笙文化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2).62-56.
[3] 吴荻、谭梅.试析苗族芦笙舞的特点[J].成都大学学报.2009(3).119-122.
[4] 颜林.古风悠悠芦笙舞[J].四川省情.2000(4).62-62.
[5] 韦祖雄.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锦鸡芦笙艺术[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5).
[6]王景全.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发展[Z].当代教育
[7] 朴永光.保护我国当代原生态民间舞蹈之我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5).
[8] 刘浈、宗守云.说“原生态”[J].广西大学学报.2008(5).27-27.
[9]丹寨县委宣传部[Z].锦鸡舞的故乡
[10] 王慧琴.关于苗族历史上的大迁途[G].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
[11] 奔放的舞步-苗族芦笙舞[ED/OL].黔山毛豆个人网站,黔途网
[12] 李菲.苗舞奇葩—滚山珠[J].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3).83-84.
[13] 陈红.浅析舞蹈原生态的属性与民间舞的传承[J].贵阳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