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调查及分析
摘要:学龄前儿童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营养健康也非常的关注,对孩子们的营养健康及他们的生长发育都特别的重视。日趋多样化的饮食文化也对孩子们的饮食造成了一定影响,家长和幼儿园对膳食安排不够合理,出现了搭配不合理,营养素、能量等摄入不合理和饮食习惯不合理等现象,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根据学龄前儿童营养需要和饮食需要为其设计食谱,使他们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饮食调查,营养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1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
1.2 学龄前儿童所需的营养 2
1.2.1能量 2
1.2.2 蛋白质 2
1.2.3脂肪 2
1.2.4碳水化合物 2
1.2.5矿物质和维生素 2
1.2.6水 2
2、学龄前儿童膳食调查的方法和意义 2
3、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调查结果及分析 2
3.1饮食行为存在的问题 2
3.1.1进餐速度 3
3.1.2进餐的规律性 3
3.1.3挑食或偏食行为 4
3.1.4进餐的专注性 4
3.1.5进餐的独立性 4
3.1.6吃零食的行为 5
4、总结 6
5、设计总结 6
6、参考文献 7
7、致谢 7
总结
经过对5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结合近年来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及营养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进餐过快、进餐不规律、挑食、进餐专注性、独立性不强、爱吃零食等问题。孩子们吃零食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健康,家长和老师应正确引导孩子,合理安排零食。饮食习惯是造成学龄前儿童营养问题的关键,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家长应重视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饭前洗手,按时吃饭,选择良好的用餐环境,培养孩子的专注性和独立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与家长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家长的营养知识、行为直接影响孩子。家长应学习营养知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
早餐质量较低,很多孩子早餐的食物种类较少,营养不足,而晚餐极为丰盛,出现营养过剩现象。肥胖儿童比例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零食摄入过多。家长和幼儿园没有充分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使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摄入没有达到标准。家长和学校应重视合理膳食,使孩子均衡营养。
家长和学校应注意烹调方式,烹调加工学龄前儿童的食物时,应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少盐、少糖,减少香精香料的使用,让孩子养成对食物天然味道的喜爱。
多多开展营养教育,教育儿童树立科学的膳食营养健康观念,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瞿凤英、吕冰、金水高.中国八省的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营养学报.1980,20(3):245-249
[2]赫伟东.幼儿园的营养配餐初探.2015年第二期
[3]刘静波.婴幼儿营养与配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4]潘雨润.如何合理安排儿童膳食营养.2014年第六期.
[5]魏晓童.学龄前儿童营养食谱设计 2006.
[6]孙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医药世界.2006(9):66-67
[7]敖春美.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7-38
[8]《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葛可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25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