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7万吨每天A2/O法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初步设计。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70000 m3/d,由于该设计对脱氮除磷有要求,经过多现行的主流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各方面比较,最终确定采用A2/O的处理方式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本文包括了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平面与高程布置,以及基本的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的概算。
关键词:城镇污水;氮;磷;A2/O;工艺设计
目录
1引言 1
1.1背景和意义 1
1.2设计目标 1
1.3基本思路 2
2工程概况 3
2.1设计依据 3
2.2设计原则 3
2.3设计基础资料 4
2.4设计水量水质与排放标准 4
2.4.1设计水量 4
2.4.2设计水质 4
2.4.3排放标准 5
3处理工艺流程 6
3.1选择处理工艺流程的依据 6
3.2同类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6
3.3处理工艺比选 8
3.3.1方案一 8
3.3.2方案二 10
3.3.3工艺比选 11
3.4处理工艺流程 11
3.5预期处理效果 13
4处理构筑物及设备 14
4.1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 14
4.1.1中格栅 14
4.1.2集水池与提升泵房 14
4.1.3细格栅 15
4.1.4曝气式沉砂池 15
4.1.5初沉池 15
4.1.6 A2/O池 16
4.1.7二沉池 16
4.1.8消毒池 17
4.2污泥处理构筑物及设备 17
4.2.1污泥泵房 17
4.2.2污泥浓缩池 17
4.2.3污泥脱水间 18
4.3配套管理用房设计 18
5总图 19
5.1总平面布置 19
5.2高程设计 19
6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 20
6.1工程投资 20
6.1.1土建费用 20
6.1.2设备费用 22
6.1.3水电安装费用 23
6.1.4其它费用 23
6.1.5工程总投资 24
6.2运行费用分析 24
6.2.1电费 24
6.2.2药剂费 24
6.2.3人工费 25
6.2.4维修费 25
6.2.5运行费用 25
6.3处理成本 25
7主要经济指标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7
附录1 设计计算书 28
附录2 工程图 28
1引言
1.1背景和意义
世界缺水,中国缺水,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水质型水资源匮乏也随之出现,水资源频频告急。在中国,水污染已然为不可小觑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激增、乡村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城镇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1]。我国水污染控制重点已经悄然转向城镇污水的治理[2]。
浙江省濒临东海,境内有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八大水系,水资源丰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水污染情况加重,本应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浙江陷入了严重缺水的窘境。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五水共治”的重大方略,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响应国家及省政府的号召,市将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分厂,其服务范围包括镇、上溪镇、城西街道西南看守所及13各村,处理水的来源包括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和畜禽养殖废水。
1.2设计目标
本设计是镇污水处理厂的初步方案设计,设计污水管网覆盖范围约80 Km2,扣除服务范围内的山地、保留农田、绿地、水库等区域,其实际汇水面积约为19 Km2。其水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和畜禽养殖废水。
本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70000 m3/d每天,进水水质为CODcr=400 mg/L,BOD5=200 mg/L,SS=200 mg/L,TN=45 mg/L,NH3-N=35 mg/L,TP=4 mg/L,pH=6~9。按照义务市的规划,该污水处理厂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水排入江。按照市水环境保护的目标,本设计旨在将设计出一套简单稳定污水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以做到环境保护。
本工程设计内容为污水处理厂分厂近期工程范围内的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及出水排放管的设计,以及电气、自控、建筑、结构等配套专业设计和相关经济部分的设计。初步设计的最终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附设计计算书)、总平面布置图、流程图以及部分主要构筑物的平剖面图。
1.3基本思路
按照处理程度,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可区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也即预处理,是指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体、浮油等,调节pH值、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担的处理方法。对城市污水来说,一级处理的BOD去除率为20~40%,SS去除率50~70%,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一级处理常常只是作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指的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去除有机污染物。其工艺构成形式多样,目前常用的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A/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多种处理工艺。
三级处理:也就是深度处理,三级处理设置在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去除其他污染成分(如;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氮、磷、微细悬浮物、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盐、颜色和异味等)的工艺处理过程。较为常用的三级处理有强化二级处理、活性碳吸附、化学氧化、离子交换或者膜分离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刘东, 周先桃.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评述[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28(3): 302-306.
[2] 冯坚, 阳小成. 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及研究进展[J]. 科技传播, 2010, 23: 037.
[3] 高廷耀, 顾国维, 周琪.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郭茂新, 孙培德, 楼菊青. 水污染控制工程学[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5] 刘东, 周先桃.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评述[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28(3): 302-306.
[6] 佐志强. 城市污水处理途径分析[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4(3):116-118.
[7] 刘昆, 赵洋. 城市污水处理除磷脱氮的传统工艺与发展[J]. 北方环境,2011,23(7): 130-131.
[8] 黄崟, 肖兰.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应用评述[J]. 水资源保护, 2004, 20(1): 6-8.
[9] 李楠,王秀衡,任南琪,张坤,亢涵.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现状[J]. 给水排水,2008,34(3): 39-42.
[10] 丁强,王振兴.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技,2010,23(1): 89-92.
[11] 张珺. A2O工艺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 环境保护工程,2012,30(5):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