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四氯乙烷生产的工艺设计
目 录
一、概述……………………………………………………………………………………4
1.对环境的影响………………………………………………………………………4
1.1健康危害…………………………………………………………………4
1.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4
2.应急处理处置方法…………………………………………………………5
2.1泄漏应急处理……………………………………………………………5
2.2防护措施…………………………………………………………………5
2.3急救措施…………………………………………………………………6
3.管理方法……………………………………………………………………6
3.1操作的管理………………………………………………………………6
3.2储存的管理…………………………………………………………………7
3.3运输的管理…………………………………………………………………7
3.4废弃的管理…………………………………………………………………7
4.实验室监测方法……………………………………………………………7
二、四氯乙烷的生产方法…………………………………………………………8
三、四氯乙烷的生产原理及影响因素……………………………………………8
1.氯化系统中的反应……………………………………………………………8
2.四氯乙烷生产的影响因素……………………………………………………8
2.1温度…………………………………………………………………………8
2.2催化剂………………………………………………………………………9
2.3压力…………………………………………………………………………9
2.4原料配比…………………………………………………………………10
2.5反应器结构…………………………………………………………………10
四、设计依据………………………………………………………………………11
五、工艺流程说明…………………………………………………………………11
六、工艺计算…………………………………………13
1.物量衡算……………………………………………………………………13
2.热量衡算……………………………………………………………………15
2.1母液(四氯乙烷)与蒸汽热交换过程热量衡算……………………………15
2.2 反应系统与冷却水热交换过程热量衡算……………………………………17
2.2.1 Cl2变温变压过程………………………………………………………17
2.2.2 C2H2变温变压过程……………………………………………………18
2.2.3化学反应过程……………………………………………………………19
2.3全凝器热交换过程…………………………………………………………20
2.4尾凝器热交换过程…………………………………………………………21
4.设备的计算与选型……………………………………………………………22
4.1全凝器………………………………………………………………………22
4.2尾凝器………………………………………………………………………23
4.3氯化塔………………………………………………………………………25
4.4粗四氯乙烷储槽……………………………………………………………26
七、讨论……………………………………………………………………………26
八、参考文献………………………………………………………………………27
九、附图……………………………………………………………………………27
1.四氯乙烷生产工艺流程图
2.四氯乙烷生产平面布置图
一、概述
当今世界对于四氯乙烷的研究及应用介绍并不多,目前其使用最广的是用来生产氟氯烃替代品(R134a、R143a),也可用作脂肪与蜡的溶剂,飞机翼涂料,去污剂,杀虫剂,金属清洗剂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四氯乙烷将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讨论
抽空气,计算过程只考虑HCl,这样大大简化了计算。实际过程中,应该还有其他组分的气体抽出,特别是C2H2、Cl2抽出。若是严格计算,就应将C2H2、Cl2抽出也考虑在内。比较C2H2、Cl2与HCl的摩尔流量,差别不是很多,故在此过程中作的简化对计算结果影响比较大,故认为在真实计算过程中应至少要考虑C2H2、Cl2的影响。
热衡算过程没有考虑换热器的热损失,故对热衡算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忽略热损失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温度比实际的产物温度高,计算得到的冷却水、冷冻盐水的流量比实际的要少,但是工程计算中都有安全系数来调节,故忽略热损失的简化可认为是合理的。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专业课知识得到了复习和巩固,我对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我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此过程中,我的处理数据处理能力也得到提高,运用计算机作图和利用word打印文章的水平也得到提高。
在此,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的帮助,使我在计算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使我们能够尽快的完成毕业设计。
八、参考文献
[1]薛叙明主编.传热应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
[2]潘文群,何灏彦主编.传质分离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
[3]唐瑞湖,李莉主编.物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
[4]化学工艺设计手册.
[5]工艺指标技术规程.
[6]贺召平主编.化工节能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