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家用型高效茶叶制造装备设计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国内外炒茶机机构的现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设计出一种新型小型炒茶机构。该小型炒茶机机构是由揉桶、揉盘、加压装置、减速机构和电动机组成。采用锥齿轮减速器和连杆回转机构,主要依靠三根连杆旋转,使揉桶在固定盘上作相对偏心回转运动,茶叶便在揉桶内受加压盖和固定盘上的棱骨作用而进行揉捻,直至完成揉捻作业。此次设在揉盖下方的锥面上设有棱骨,如此则在确保揉桶下部正常揉茶的同时,还对揉桶上部的茶叶实施揉捻,有效地提高揉茶效率,使揉茶更均匀,从而可以提高茶叶品质及等级。差额揉捻机的加工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揉捻的成条率高、叶细胞破损率适度,质量稳定可靠;三是为茶叶揉捻的规模化提供了前提。
关键词:茶叶;揉捻机构;揉桶;棱骨
目录
1 前言 3
1.1 选题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揉捻机械化发展概况 3
1.3 国内茶叶机械化未来发展方向 4
1.4 目前国内常见的揉捻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5
2 总体设计方案的拟定 5
2.1 原理分析 5
2.1.1 目的 5
2.1.2 设计内容 5
2.1.3 方案选择 5
2.1.4 方案的比较 7
2.2 总体结构设计 7
2.2.1 总体结构 7
2.2.2 传动路线 8
1.电机 2.皮带轮 3.高速轴 4.锥齿轮 5.主轴 6.转臂轴 7.揉桶 9
2.3 各执行机构主要参数的初步确定 9
2.3.1 加压装置 9
2.3.2 减速机构 9
2.3.3 揉盘 9
2.3.4 揉桶 9
2.3.5 电动机的选择 9
2.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10
2.4.1 各传动带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各轴转速的计算 10
2.4.2 各轴输入功率的计算 11
2.4.3 各轴转矩的计算 11
3 主要零件的选择和设计 11
3.1 皮带轮的设计 11
3.1.1 确定计算功率Pca 11
3.1.2 选取带型 11
3.1.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1和dd2 12
3.1.4 确定窄V带的基准长度Ld和传动中心距a 12
3.1.6 计算带的根数 12
3.1.9 带轮的结构设计 13
3.1.10 带的张紧装置 14
3.2 直齿圆锥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3.2.1 选择齿轮的材料 14
3.2.2 简化计算初步选定主要参数 14
3.2.3 校核计算 15
3.3 轴的设计计算 17
3.3.1 高速轴的设计计算 17
3.3.2 主轴的设计计算 20
3.4 轴承的校核 24
3.4.2 主轴轴承的校核 24
3.5 键的设计设计与校核 25
3.5.1 高速轴上联接的键的校核 25
3.5.2 电机上联接的键的校核 25
3.6 茶叶在揉桶中运动规律和受力分析 26
3.7 润滑与密封 27
3.7.1 滚动轴承的润滑 27
3.7.2 锥齿轮的润滑 27
3.8 主要缺点和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27
4 结论 28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1]6CR-55型茶叶揉捻机[J] 中国茶叶 ,1979, (01)
[2]李小平.连续式茶叶揉捻机[P].中国专利:CN02 15437.6, 2002
[3]江用文.我国茶叶加工发展战略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 6[I]: 33-39
[4]徐金城.机制扁茶工艺技术探讨[J]. 茶叶机械, 1995,(4):14-17
[5]殷鸿范.30年来我国茶叶机械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1994,(02)
[6]权启爱.20世纪的中国茶叶机械[J].中国茶叶,2000,(03)
[7]岳鹏翔,陈缘.茶叶机械发展的历史道路[J]. 茶叶机械杂志, 1994,(02)
[8]陈玉琼.不同揉捻方式对绿叶名优茶品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4):401-403
[9]肖宏儒.茶叶机械化加工装备技术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05,6(3I):7-10
[10]彭仁林.两代名优茶往复理条机对比试验报告[J].茶叶机械,1995,(4):7-8
[1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1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3]魏文军,高英武,张云文.机械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85-100
[14]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15]吴宗泽.机械结构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6]朱东梅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17]王昆、何小柏、汪信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09
[18]纪名刚等.机械设计(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19]李小平.多揉桶全自动茶叶揉捻机[P].中国专利:N2005100I90I I. 5. 2005
[20]垂虱,等.茶叶试验分析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