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连接器注射模设计

连接器注射模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内容为连接器注塑模设计,内容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连接器的塑件产品,用于机器模具加工生产提高产量。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模具结构特点为起点。依次分析塑件的材料和结构、注射机和模架的选择、模具内部的设计安排等。接下来是整个设计。

如需购买请QQ扫描右边二维码或者加QQ 3449649974 咨询 毕业设计(论文)代做请加QQ 2269757180 微信号:bylwwwww


  • 详细描述

    连接器注射模设计
    设计总说明
    毕业设计是检测我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果,借以反馈我们的学习状况。毕业设计内容包括了解模具的制造工艺、成型零件的尺寸等的分析。主要包含利用机械制图、零件的运用技术标准,查找设计文籍书刊等相关资料,进行独立自主的塑料模具的设计。为我们的毕业画上完美的句号。
    本次毕业设计内容为连接器注塑模设计,内容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连接器的塑件产品,用于机器模具加工生产提高产量。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模具结构特点为起点。依次分析塑件的材料和结构、注射机和模架的选择、模具内部的设计安排等。接下来是整个设计。
    一般设计大都包含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后,此次课题为连接器注塑模设计,确定这个题目之后我自己主动去搜寻了该方面的资料,对这类塑件进行一定的了解,初步了解了下它的结构和材料,综合分析这类塑件的特点,能为我们对它模具的设计做个参考,了解塑件模型和相关资料后老师也召集我们讨论了一下,主要针对我们的设计内容,告诉我们应注意什么等;准备工作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我们设计内容的开始,首先我们要设计模具须先确定塑件的尺寸精度,然而要得到模具的三维图,比较方便的就是运用UG软件画图,所以我们自学了UG软件制图,画出了塑件的模具三维图。通过模具三维图我们计算塑件的体积质量等相关信息。
    在对塑件分析完之后要了解塑件的材料选择和成型工艺,结合塑件产品的应用等特点我们选择PP材料,因为这种材料比较适合它,同时材料的选择关系着设计完成之后的批量生产,这些都影响着产品的利润,在模具加工方面我们选择注射成型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确定之后就是选注射机,注射机的选择关系着塑件脱模成型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和锁模力相关,注射机选择完之后也要进行注射机校核等一些工作,这些都是重要的设计步骤;注射机选择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型腔的计算,综合计算之后我们得出一模两腔。塑件分析完之后是对模具的分析,模具的分析首先是选择正确的模架,模架的合理可以方便浇注系统和温控系统的设计。在浇注系统方面我们要设计其位置,同时也要考虑浇注系统对成型的影响,对于此类塑件的成型我们采用的潜伏式浇口较为合理。排气系统能够排出型腔内的废气,温控系统能为塑件的成型提供适宜温度。上面所说的都是有关模具的整体设计,在设计完整体之后我们也要对模具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这些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抽芯距和抽芯力的计算、成型零部件的精度选择及有关计算、凸凹模及推杆机构的设计等等,这些既考察我们的分析能力也考察我们的计算能力,要求我们对基础知识认识较深,基础知识的复习和课外知识的运用,这些都必不可少。
    毕竟该设计为毕业设计,相比较以往的课程设计自然有所不同,设计内容的工作量、设计内容的要求等都不是平时课程设计所能比的,通过此次设计自己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老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交流、课外资料的查询、自己的分析思考等,这些都使自己得到提高。相信通过此次设计不仅对我学习有帮助,对我以后多方面也会有帮助。
    关键词  注塑模;工艺性分析;连接器;
     
    1 绪论
    我们可以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把模具设计成符合产品要求的特定形状,通过模具特定的形状去成型。如今的不同材料加工工具中都能见到各种模具的身影。像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等。
    如今我们对模具要求越来越全面,产品物理方面的性能、尺寸的精度以及外观等方面都要求达到指定的要求。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会使用模具制造产品呢,因为模具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当我们要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制造产品的方便性,还要控制生产成本,当然设计的结构必须满足需求。
    这些年来,模具的发展相当快,模具生产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就当前模具发展情形,在未来模具发展趋势大概有以下几种:1 理论研究进一步的加深;2 模具使用变得高效率、自动化;3 会有各种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的满足要求的模具4 模具业会变得越来越标准化
    此次设计的内容是连接器注塑模具,模具生产出的产品材质方面,我们选用PP塑料,成型的模具设计为注射模,所需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方面带来的难度并不大。
    经历过完整的设计过程,我们会更加系统的了解之前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对于UG、CAD、Word等软件的操作也越来越熟。这些不管是对于未来的工作,还是对我以后的生活将是一笔不容小觑的财富。
     
    2 塑料制品分析
    2.1 制品设计要求的明确
    下图2.1为该产品的三维图以及三视图。


    小结
    经过几个月来的努力,说明书写到这了,毕业设计差不多也就完结了,当然也意味着大学尾声也越来越近。相比较之前的注射模课程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毕业设计更在于思考对于细节的把握,毕业设计更注重对四年所学课程的整体掌握。
    本次毕业设计内容为注塑模具成型设计,日新月异的工业技术,模具成型工艺工艺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注塑成型模具属于模具成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很枯燥无味的,既有大量的尺寸数据计算,也有根据需要查阅数据和参数。此次设计内容中不仅包括设计说明书,还包括图纸的设计,自然而然也会涉及到一些与制图有关的知识,如制图方面的机械制图和CAD制图,以及三维模具制图的UG,例外在外文翻译方面也让我了解了许多国外知名的加工工艺方法。
    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重新梳理了自己大学的专业知识,自己比以前更加细心、更有耐性了,毕竟在尺寸计算的过程中稍不留神就有前功尽弃的可能。我相信这些不仅在学习过程中能给予我帮助,今后在工作中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伍先明等.《塑料模具设计指导》.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4.
    [2] 廖念钊,古盈菴,莫雨松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6.
    [3] 王琳,陈雪江,肖新华.《AutoCAD2008中文版机械图形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
    [4] 谭雪松,王金,钟廷志.《UG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模具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5] 管耀文. 《UGNGINEER野火版模具设计实例精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2
    [6] 何满才.《模具设计—UGNGINEER Wildfire中文版实例详解》.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7] 齐卫东.《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阎亚林.《塑料模具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屈华昌.《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 甑瑞麟.《模具制造实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 付丽.《实用模具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2] 于华编著.《注塑模具设计技术及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13] 陈万林等编著.《实用塑料注塑模设计与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14] 蒋继宏,王效岳编著.《注塑模具典型结构100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5] 屈华昌主编.《塑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16] 叶久新,王群.《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目录
    目录 2
    设计总说明 4
    Design instruction 6
    1 绪论 8
    2 塑料制品分析 9
    2.1 制品设计要求的明确 9
    2.2 明确制品批量 10
    2.3 材料选择及性能 10
    2.3.1 材料选择 10
    2.3.2 材料品种 10
    2.4 成型设备 10
    2.5 脱模斜度 11
    2.6 计算制品的体积质量 11
    3 确定注射机及成型方案 12
    3.1 注射机选择 12
    3.1.1锁模力及型腔数的校核 13
    3.1.2注射机选择 13
    3.2成型方案的确定 14
    3.2.1 成型设备的选择 14
    3.2.2 成型的特点 14
    3.2.3 成型的原理 14
    3.2.4 成型过程 14
    4 成型零件及分型面结构设计 15
    4.1分型面的设计 15
    4.1.1分型面的分类及选择原则 15
    4.1.2 分型面的确定 15
    4.2 型腔的分布 16
    4.3 凹模的结构设计 16
    4.4 凸模的结构设计 17
    4.5 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5 浇注系统的设计 21
    5.1浇注系统的作用 21
    5.2 浇注系统的组成 21
    5.3 主流道设计 21
    5.4分流道设计 21
    5.5 浇口设计 21
    6 排气系统的设计 24
    6.1 排气系统 24
    6.2排气系统的设计方法 24
    7 导向与脱模机构的设计 25
    7.1导向机构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25
    7.1.1 导向机构的作用 25
    7.1.2 导向机构的设计原则 25
    7.2导柱、导套的设计 26
    7.2.1导柱的设计 26
    7.2.2 导套的设计 26
    7.3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 27
    7.3.1 推板厚度的确定 27
    8 设计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 28
    8.1抽芯距 28
    8.2侧抽芯机构的选用 28
        8.2.1 斜导柱的结构形式 28
        8.2.2斜导柱参数的确定 28
        8.2.3 侧型芯机构的设计 29
    8.3滑块的设计 30
    8.3.1 导滑槽的设计 31
    9 冷却系统设计 33
    9.1 加热系统 33
    9.2 冷却系统 33
        9.2.1 冷却系统的计算 33
    9.3冷却道的设置 35
    10 注射模具结构类型及模架的选用 36
    10.1 选择模架的确定 36
    10.2 模具安装校核 36
    11 模具的结构图及工作原理 38
    小结 39
    参考文献 40
    致  谢 41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