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白芨胶与常用食用胶性能的比较研究
摘要
白芨乃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关于其提取工艺、毒性反应、基础药理及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白芨提取物白芨胶的理化特性却少有人顾及。本文就其性状、鉴别、流变性、粘度、乳化稳定性作了测定,并与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食用胶进行比较研究,为其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白芨胶的稳定性较之常用食用胶的稳定性更好,可作为食品增稠剂、稳定剂广泛添加于食品中。
关键词:食用胶,白芨胶,提取工艺,理化特性,粘度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1引言 2
1.1食用胶简介 2
1.1.1食用胶的概念 2
1.1.2食用胶的分类 2
1.1.3食用胶的功能性 2
1.2食用胶的研究进展 2
1.3白芨简介 3
1.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2试验材料与方法 5
2.1试验材料与试剂 5
2.2试验仪器与设备 5
2.3试验方法与步骤 5
2.3.1白芨胶的提取 5
2.3.2白芨胶及明胶、果胶性质的比较试验 6
3结果与分析 9
3.1白芨胶的性状与鉴别 9
3.1.1白芨胶的性状 9
3.1.2白芨胶的鉴别 9
3.1.3白芨胶的溶解性 9
3.2白芨胶及明胶、果胶性质的比较试验 9
3.2.1白芨胶及明胶、果胶透明度的比较 9
3.2.2白芨胶及明胶、果胶稳定性的比较 10
3.2.3白芨胶及明胶、果胶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10
3.2.4白芨胶的流变曲线 11
3.2.5温度对白芨胶及明胶、果胶粘度影响的比较 11
3.2.6pH对白芨胶及明胶、果胶粘度影响的比较 12
3.2.7电解质对白芨胶及明胶、果胶粘度影响的比较 13
3.2.8白芨胶及明胶、果胶乳化稳定性的比较 13
4小结与讨论 15
4.1小结 15
4.2讨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小结
本研究以野生白芨块茎为材料,增加其浸泡次数,以提高浸出率;加用活性炭助滤以克服粘度大、难以过滤之缺点;滤液采用活性炭脱色及真空抽滤以利于除去杂质提高纯度;脱水应力求完全,否则烘干后质地坚硬难以粉碎且色泽较差。经改进之后的工艺,白芨胶的提取率可达22%。
关于白芨胶的理化特性很少有人报道[15],本研究对白芨胶性状、鉴别及理化参数也作了初步测定,并与常用食用胶进行比较,为其质量控制及定性定量提供依据,但白芨胶的分子组成及定量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白芨胶可以形成高浓度、低粘度型胶液。相比于明胶、果胶,其抗酸性、乳化性更好,受pH值、电解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少。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功能性食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29.
2.黄来发.食品增稠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12.
3.Glicksman M.Gum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M].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69:339-374.
4.詹晓北,王卫平,朱莉.食用胶的生产、性能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3.
5.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张卫明.植物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悦随士,田河林,张延霞等.邯郸医专学报,1994,7(2):78~80.
8.陈宝和.可食性白芨制品及制法:CN1295991C[P],2007-01-24.
9.赵伯涛,钱骅,张卫明等.一种蔬菜水果涂膜保鲜剂及其制备工艺:中国,CN1220440[P].2005-09-28.
10.何海玲,顾龚平,张卫明.白芨多糖胶涂膜保鲜樱桃番茄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4):336-340.
11.刘逢芹,王作明,黄欣等.白芨胶制备工艺研究[J].齐鲁药事,2004,23(9):51-52.
12.朱小平,吴东儒.白芨多糖分离、纯化、组成及其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4):87-91.
13.沈钟,王果庭.胶体与表面化学[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446-447.
14.张洁,张卫明,史劲松等.低溶度白芨葡甘聚糖溶液的流变性研究[J].山东大学报(理学版).2010,45(3):15-18.
15.韩广轩,孙义华,罗晓静.中药白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4,:22(4):215-217.
16.汪庆平,张东华.颇具开发利用价值的白芨资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4):216-217
17.孙达锋,史劲松,张卫明等.白芨多糖的连续逆流提取的工艺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