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伊吾县野山杏仁油的品质分析及多肽提取
摘要:目的:分析伊吾县野山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不同酶、酶解方式对提取野山杏仁多肽含量的影响。方法:(1)采用国标《GB/T5009-2003》测定伊吾县野山杏仁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蛋白;(2)采用溶剂法提取野山杏仁油,并应用GC-MS法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3)采用酶解法,以多肽含量为考察指标,分析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水浴酶解和磁力搅拌酶解方式对野山杏仁多肽含量的影响。结果:(1)脂肪含量为49.06%,蛋白质含量为25.86%,水分含量为3.94%,灰分含量为7.05%;(2)野山杏仁油的平均提取率为49.06%;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8.11%,其中油酸含量最高为77.34%;(3)木瓜蛋白酶磁力搅拌杏仁粕所得多肽提取率最高达58.1%。结论:正己烷提取野山杏仁油、酶解法提取野山杏仁多肽的方法简单、高效,且野山杏仁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进一步开发价值。
关键词:野山杏仁油;杏仁粕;蛋白酶;多肽提取
目录
摘要 1
1 原料与仪器设备试剂 5
1.1 原料 5
1.2 仪器设备和试剂 5
1.2.1主要试剂 5
1.2.2 酶制剂 5
1.2.3主要仪器 6
2 试验方法 6
2.1 野山杏仁理化指标测定 6
2.1.1原料预处理 6
2.1.2 野山杏仁理化指标检测 6
2.1.3 粗蛋白检测标准曲线的绘制 6
2.2杏仁油的提取及精制 7
2.3 GC-MS分析杏仁油组分 7
2.3.1杏仁油的甲酯化 7
2.3.2杏仁油GC-MS的测定条件 7
2.3.3 图谱检索库与化学积分器 8
2.4野山杏仁多肽的制备 8
2.4.1 水浴酶解杏仁多肽 8
2.4.2 磁力搅拌酶解杏仁多肽 8
2.5野山杏仁粕水解度的测定 8
2.5.1 计算公式 9
2.5.2 水解度公式 9
3 结果与分析 9
3.1 野山杏仁主要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9
3.1.1 粗蛋白标准曲线 10
3.2 野山杏仁油含量 10
3.3 野山杏仁油GC-MS检测结果 11
3.4 不同酶及酶解方式对多肽含量的影响 12
不同酶及酶解方式对多肽含量的影响见表5。 12
4 讨论 13
5 结论 14
6 展望 14
谢 辞 16
参考文献
[1]张加延,何跃.我国“三北”杏树产业带的发展现状[J].北方果树,2007,1:33-35.
[2]杨春,卢健鸣,梁霞,等.杏仁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J].山西食品工业,1999,2:23-25.
[3]魏景丽,张艳敏,林群,等.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J].落叶果树,2012(2):6-9.
[4]王筠默.中药复方及中成药的药理[M].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01):87.
[5]刘化冰,韩保国,利刚,等.“杏仁汁”品质及工艺技术改善[J].广州食品工业技,1998,14(3):36- 37.
[6]FEMANIA A, ROSSELLO C,MULET A,et al. Chemical comp of bitter and sweet apricot kernels[J].Agricultural and Food Ctry,1995,2:356-361.
[7]Lieske B, Konrad G.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whey protein as affected by limited papain proteplysis and selective ultrafiltration [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1996, 29: 257-262.
[8]徐英操,刘春红.蛋白质水解度测定方法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7):173-176
[9]何慧,王进,裴凡,等.蛋白质水解物与苦味的构效关系及脱苦研究[J].食品科学, 2006,27 (10):571-573.
[10]钟振生,陈钰文,锡莲.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9):1039-1042.
[11]袁斌,吕桂善,刘小玲.蛋白质水解度的简易测定方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2,21(2):113-115.
[12]国家标准GB/T5009-2003全集[S/OL].(2008-04-15)..http://WWW.down.foodmage.net/ standard.
[13]李焕荣,古丽娜孜,李媛媛.杏仁油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4):712- 716.
[14]刘智广,陈镔鍑. 蛋白质酸水解方法的改进[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2,(03):32-33.
[15]李殿鑫,陈银基,周光宏,等.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类,来源与疾病防治功能[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