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永州市祁阳县土地确权颁证技术设计

永州市祁阳县土地确权颁证技术设计

为全面、准确查清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的权属、界址、面积、用途和位置,形成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地类(用途)明确、图数实地一致的农村地籍调查成果,为建设地籍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如需购买请QQ扫描右边二维码或者加QQ 3449649974 咨询 毕业设计(论文)代做请加QQ 2269757180 微信号:bylwwwww


  • 详细描述

    永州市祁阳县土地确权颁技术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在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实训经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关于永州市祁阳县农村土地颁证技术设计通过利用学过的工程测量课程解决关于地块面积的问题,首先利用资料查阅了工程总共有多少亩地、是一些什么类型的地,了解工程的田地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利用正射影像图技术探查田地的分布情况,采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与GPS验证的测量方法,大规模的进行探测。了解田地分布情况后,利用现场指认的方法来确认田地的归属。后期利用cad画出田地轮廓打印出1∶2000的正射影像图进行公示。
     
    目录
    1  概述 3
    1.1  任务来源 3
    1.2  目的、任务量 3
    1.3  作业范围及内容 4
    1.4  工期要求 4
    2  自然地理概况及已有资料 5
    2.1  自然地理概况 5
    2.2  已有资料情况 5
    3  引用文件 6
    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7
    4.1  数学基础 7
    4.2  分幅及编号 8
    4.3  调查路线和方法 8
    4.4  调查单元 9
    4.5  宗地代码 9
    4.6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用途) 9
    5  权属调查 9
    5.1  宗地划分 9
    5.2  宗地编码 10
    5.3  政府通告及通知指界 11
    5.4  界址调查 12
    6  地籍测量 15
    6.1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15
    6.2  高程控制测量 21
    6.3  图根控制测量 23
    7  界址点测量 25
    7.1  所有权界址点测量 25
    7.2  使用权界址点测量 26
    8  地籍图测绘 27
    8.1  一般规定 27
    8.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测绘 27
    8.3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图测绘 28
    8.4  地籍图精度要求 29
    8.5  宗地图的编制 30
    8.6  面积计算和统计汇总 31
    9  变更地籍调查 31
    9.1  变更权属调查 31
    9.2  变更地籍测量 32
    10 成果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2
    10.1  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32
    10.2  库体建设 34
    10.3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6
    11  检查与验收 36
    7.1  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制度 36
    12 成果资料整理 37
    12.1  一般规定 37
    12.2  成果资料分类 37
    13  提交资料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附录1: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告 40
    附录2:XX县(市、区)土地权属界址调查通知 42
    附录3:村民代表身份证明书 44
    附录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45
    附录5:指界委托书 46
    附录6: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 46
    附录7: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47
    附录8:所有权宗地草图和宗地图样式 53
    附录9:使用权宗地草图及宗地图样式 55
    附录10:地籍调查表 56
    附录11:规范性附录 66
    A.1 主要内容 66
    A.2 使用说明 66
    A.3 地籍要素图式符号 66
    附录12:使用权地籍图图廓整饰样图 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二次修订)
    2)、《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3)、《国土资源部  中农办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
    4)、《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5)、《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2]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 6962-86)
    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1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5967-2008)  
    1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 
    1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1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 
    1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1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92)
    18)、《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19)、《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20)、《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
    2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2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2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土调查办发[2009]13号)
    24)、《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国土资厅发[2011]57号)
    25)、《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2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2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2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CH/T 1020-2010)
    29)、《地籍调查规程》(国土资源部编制)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