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端盖零件加工工艺及钻Φ13孔夹具设计

端盖零件加工工艺及钻Φ13孔夹具设计

本次的夹具设计必须要保证加工部件所需要的精度,表面粗糙度。还需要注 意保证我们设计的夹具在加工过程中操作需要简单方便,操作和使用时一定要安 全可靠,夹具也需要有方便的安装和使用空间,装卸也需要简单,还需注意我们在 进行加工零部件时所需要的密封和防尘

如需购买请QQ扫描右边二维码或者加QQ 3449649974 咨询 毕业设计(论文)代做请加QQ 2269757180 微信号:bylwwwww


  • 详细描述

    端盖零件加工工艺及钻Φ13孔夹具设计
    一、选题简介、意义
    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 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 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
    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 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工艺工装设计及计算,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 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 力运用的机会!
    端盖零件工艺及钻夹具设计它在发动机中起到保护、密封等作用,是发动机 的重要零部件,其数控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是数控加工的典型案例,课题设计具 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综述 (课题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预期目标,研究 步骤、方法及措施等)
    该毕业设计课题是结合学校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中一部分,主要解决端盖零 件国产化过程中的数控工艺工装问题,其技术难度较低。
    一 该零件为端盖零件,空间结构简单,加工部位少,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很
    高,装夹简单。本次毕业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1、采用加工中心作为加工设备,以工序集中及最小工时原则,确定工艺路 线;
    2、根据加工材料 HT150 及加工部位要求确定刀具与切削参数;
    3、为减少装夹工时,同时考虑装夹刚性与走刀路径干涉问题,合理选择装 夹点位置,合理布置浮动支撑,设计相应夹具。
    二 参阅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结合生产实习中的实践 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根据资料,读懂零件图样,对图样中的第三 角投影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材料、加工技术要求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及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端盖零件的工艺规程。
    2.完成工艺卡片、主要工序的工序卡。
    3.完成端盖零件钻孔设计。
    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目 录
    摘要
    第一章、端盖零件的分析 1
    1.1 端盖的用途 1
    1.2 端盖的技术要求分析 1
    1.3 端盖的工艺性分析 2
    第二章、确定毛坯加工余量和绘制毛坯简图 3
    2.1 选择毛坯 3
    2.2 Φ54 内圆加工余量的确定 3
    2.3 Φ62 内圆加工余量的确定 3
    2.4 Φ92 内圆加工余量的确定 3
    2.5 右端面的加工余量的确定  4
    2.6 左端面加工余量的确定 4
    2.7 R46 表面加工余量的确定 4
    2.8 R59 表面加工余量的确定 4
    2.9 制毛坯图  4
    第三章、工艺路线的确定 6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3.2 精基准的选择 7
    3.3 粗基准的选择 7
    3.4 表面加工方法确定 7
    3.5 主要加工工序确定 8
    3.6 工艺路线的确定 8
    第四章、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 10
    4.1 粗车右端端面 10
    4.2 粗铣、精铣左端面 11
    4.3 粗车 R42 外表面 12
    4.4 粗车 R56 外表面 13
    4.5 粗车、半精 φ54 内圆 14
    4.6 粗车、半精 φ54 内圆 15
    4.7 粗车、半精 φ62 内圆 17
    4.8 钻、扩、铰Φ 13 孔 19
    第五章、夹具设计  21
    5.1 设计思想 21
    5.2 专用夹具设计 21
    5.3 夹紧机构 23
    5.4 定位误差分析: 23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1]张文辉,齐乃明,尹洪亮. 自适应神经变结构的机器
    [2]鲍敦桥.仿真类人机器人设计及高层决策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人轨迹跟踪控制[J].控制 与决策.2011 (04)
    [3]余婷.多机器人队列曲线运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4]韩雪峰.导盲机器人[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5]马斌奇.多机器人协作与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6]张文辉,齐乃明,尹洪亮.不确定机器人的神经网络轨迹控制[J]. 自动化与仪表.2010(05)
    [7]喻佳,李静,王校锋,韩艳丽.基于 RBF 神经网络的机器人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 院学报.2009(03)
    [8]胡守仁主编,沈清等编着.神经网络应用技术[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9]蒋莹.多机器人协同探测的任务分配和避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 2008
    [10]杨柳.未知环境下的多机器人协调合作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11]鲍敦桥.仿真类人机器人设计及高层决策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12]韩雪峰.导盲机器人[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13]余婷.多机器人队列曲线运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14]王洪瑞,冯玉东,刘秀玲,冯展芳.基于反演设计的机器人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 用.2010(08)
    [15]马斌奇.多机器人协作与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16]谢箭,刘国良,颜世佐,徐文福,强文义.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确定性空间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J]. 宇航学报.2010(01)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