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矩形齿花键套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 要:本次的设计说明书,主要是对BJQ-4矩形齿花键套的工艺以及钻8-φ13专用夹具设计的制作过程的描述,他包括,对零件的简单分析,毛坯的计算,零件的工艺过程的描述,选用的制作方式,对零件的定位和误差的分析,所选择的装夹方案,对各种其他配件的选择使用,专用夹具的定位与装夹等等主要问题的分析。叙述此次设计的优缺点以及改进。
关键词:工艺,定位,夹紧,夹具
目 录
序 言 1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2
1.1零件的形状 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4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2.3 制定工艺路线..5
2.4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6
2.4.1 机床选用 6
2.4.2 选择刀具 6
2.4.3 选择量具 6
2.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第三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0
3.1 工序10切削用量的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3.2 工序20粗车外圆Ø45mm及其一端面,掉头粗车另一端面.10
3.3 钻扩铰Ø19mm孔 10
3.4 拉键槽 15
3.5 工序Ⅵ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第四章 加工8XØ13mm孔夹具设计 20
4.1 研究原始质料 20
4.2 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20
4.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0
4.4 误差分析与计算 20
4.5定位销选用 25
4.6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25
4.7 确定夹具体结构和总体结构 27
4.8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8
总 结 29
参 考 文 献 30
机械制造技术的成熟度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代表着国家的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依赖着他,无论是我们的吃住行还是我们的其他娱乐方式都深深的和他相关。制造不仅用在发展科技产品上,也用在纺织业和玩具上。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快速的走出战后的经济惨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机械制造业特别成熟,而中国之所以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走出这个困境,除了是因为中国是最主要作战区域之外,还有就是中国的制造水平远远的低于德国与日本。从此看来可以知道,制造业在国家的发展中占的比例非常大。
在矩形齿花键套这个毕业设计中,我不仅需要用到平时学到的书本知识,还需要到去图书馆去查找相关资料。在此次的设计中,主要用到的知识是:对零件的基本分析,需要知道零件主要起到的作用与用途,对工件的工艺进行分析找到最合适的工艺方案,对毛坯的尺寸和加工余量进行讲解,分析并找出最合适的定位方案,计算误差,设计最合理的夹紧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张进生,《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2] 李庆寿,《机床夹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3] 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出版社,1945#。
[4] 黄如林,《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544。
[5] 汪群,《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544。
[6] 余光国,《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7] [周永强,《高等学校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520。
[8] 刘文剑,《夹具工程师手册》[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9] 王光斗,《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