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充电器配件塑料模具设计
摘 要:注射成型生产塑件,具有成型周期短、效率高、可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或带嵌件的制品。本文对盖板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生产加工的注塑模具进行设计。在充电器配件模具的结构设计中,主要内容包括有:模具分型面的选择、主流道、分流道及冷却水管道的设计与布局,顶出机构和导向机构等模具的重要部件的设计和计算。然后用UG及AutoCAD软件绘制出模具的三维结构图及二维总装图,并对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设计,这样能够使得我的设计能够更加好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使一线加工人员更加易懂,尽量使其掌握加工的要点。
关键词:充电器配件,UG,模具设计
2 塑件工艺件设计分析
此章将会对塑件的工艺设计进行分析,确定此论文题目盖板的材料及其收缩率和密度等特性。然后通过体积计算确定型腔的数量及排列,并由此选择相对应的注塑机的型号和模架。
2.1 塑件分析
该产品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零件是属于方形壳体,零件长64mm宽44mm厚2mm中间有方行和圆形的孔。

2.2塑件材料的确定
2.2.1 塑件材料的选择
考虑到盖板的工作环境,由于是日常用品必须是无毒,无臭,无味的材料制成。,经常用手触摸,必须耐酸、化学稳定性要好;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要突出,综合机械性能要好。具备这些条件的塑料一般首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简称:ABS)。
2.4 塑件材料的各项性能
2.4.1 主要特性
(1)综合力学性能好,抗冲击强度高,耐化学稳定性强,而且电性能非常优越。
(2)与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表面镀铬,以及喷漆处理。
(3)高抗冲、高耐热、高阻燃、高增强、高透明。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2.4.2 技术指标
表2-1 ABS的技术指标[2]
密度 1.02~1.16 比体积 0.86~0.98
吸水率 0.2~0.4 收缩率s 0.4~0.7
熔点 130~160 硬度HB 9.7
R121
抗拉屈服强度 50 拉伸弹性模量
体积电阻率 弯曲强度 80
热变形温度
t/c 0.46MP 90~108 冲击韧度
无缺口 261
0.185MP 83~103 缺口 11
2.4.3 制件壁厚
零件的壁厚为2mm(ABS的推荐小型塑件壁厚:3.25mm和最小壁厚参考值0.80mm[3])。
2.4.4 精度
盖板上盖的尺寸精度:根据“塑件精度等级的选用(SJ1372-1978)”,选择建议采用的精度等级为ABS一般精度——5级。
2.4.5 尺寸公差
盖板上盖的尺寸公差:根据“塑件的尺寸公差(SJ1372-1978)”,塑件基本尺寸在20~30mm精度等级为5级的推荐公差数值为0.52mm。
2.4.6 塑件的成型工艺性能介绍
表2-2 ABS的注射工艺参数
注射机类型 螺杆式 螺杆转速 30 ~ 60r/min
喷嘴形式 直通式喷嘴 喷嘴温度 180~190℃
模具温度 50 ~ 70℃ 注射压力 60 ~100Mpa
保压压力 5 ~ 10 Mpa 冷却时间 5 ~ 15s
周期 15 ~ 30s
后处理方法 红外线烘箱温度70℃时间0.3 ~ 1h
原材料应预干燥0.5h以上
备注
总 结
总 结
本次设计中遇到不少难点,有的已经通过努力解决,有些就因为时间和能力有限,或者说是见识的少,没有经验没能够很好的克服。
在本次的毕业设计中,按照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了一个比较常见的塑料带轮模具,并对所设计的模具进行了各数据的计算,大大的降低了设计和制造成本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设计更是沿着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向,对产品进行设计,利用了UG、CAD制图软件。
通过本次设计,加强了我对模具应用知识的掌握,同时了解了目前工业生产中模具重要性,巩固了我的专业课知识,使自己受益匪浅。设计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例如对软件的不熟悉,软件的很多功能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因此需从头学起,边学边做,也因为这样,印象特别深刻,掌握得特别牢固。本次设计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还掌握了设计系统的方法、步骤等,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在此次毕业设计中学习了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 孙玲 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在本次的毕业设计中,按照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了一个比较常见的塑料带轮模具,并对所设计的模具进行了各数据的计算,大大的降低了设计和制造成本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设计更是沿着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向,对产品进行设计,利用了UG、CAD制图软件。
通过本次设计,加强了我对模具应用知识的掌握,同时了解了目前工业生产中模具重要性,巩固了我的专业课知识,使自己受益匪浅。设计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例如对软件的不熟悉,软件的很多功能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因此需从头学起,边学边做,也因为这样,印象特别深刻,掌握得特别牢固。本次设计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还掌握了设计系统的方法、步骤等,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在此次毕业设计中学习了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2]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小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李德群 主编. 现代塑料注射成型的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 黄虹 主编.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章飞 等编著. 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 李海梅,申长雨 主编. 注射成型及模具设计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 叶邦彦 主编. 机械工程英语[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李军 主编. 精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模具设计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9] 韩玉龙 主编. pro/E wildfire4.0零件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 屈华昌 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
[11] 谭雪松 编著. 新编塑料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2] 骆生 编著. 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目 录
1 绪论 1
1.1 塑料模具工业国内现状...1
1.2 塑料模具工业发展趋 2
2 塑件工艺件设计分析 6
2.1塑件分析 6
2.2 塑件材料的确定 6
2.3塑件材料的各项性能 7
2.3.1 主要特性 7
2.3.2 技术指标 7
2.3.3 制件壁厚 7
2.3.4 精度 8
2.3.5 尺寸公差 8
2.3.6 塑件的成型工艺性能介绍 8
2.4 体积计算确定型腔数量及型腔布局 8
2.4.1体积 8
2.4.2数量 9
2.4.3型腔布局 9
2.5 塑件的脱模斜度 10
2.5.1脱模斜度的意义和影响 10
2.5.2脱模斜度的确定 10
3 塑料膜的结构设计 10
3.1分型面的选择 11
3.2浇注系统 12
3.2.1主流道设计 12
3.2.2浇口套设计 12
3.2.3浇口套的固定形式 12
3.3分流道的设计 12
3.3.1分流道的布局 12
3.4浇口的设计 14
3.5浇口尺寸..14
3.6顶出脱模机构的设计 15
3.6.1概述 15
3.6.2顶杆顶出机构 15
3.6.3推板顶出机构 16
3.7冷却系统的设计 17
3.7.1 冷却管道的工艺计算 17
3.7.2 冷却水道的结构设计 18
3.8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18
3.8.1 导柱导向机构的作用 18
3.8.2 导柱导套的选择 19
3.9模具零部件材料选择 19
3.9.1 塑料模选用钢材的原则 19
3.9.2 模具的选材及热处理要求 19
4模具成型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21
4.1型腔的设计 21
4.2型芯的设计 21
4.3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2
5 注塑设备的选取及重要参数的校核 24
5.1注塑设备的型号选取 24
5.2射设备的主要参数.24
5.3注塑容量的校核 24
5.4注射压力的校. 25
5.5锁模力的校核25
5.6开模行程的校荷26
5.7模架的选择 26
总 结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