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ICP备112451047180号-6
制革废水的处理与研究
1、课题的研究意义
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废水主要来源于鞣前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制革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属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动物皮用盐腌或用水浸泡,使其膨润,加石灰、去肉、脱碱,然后用丹宁或铬,鞣制加脂软化,最后染色加工制成皮革。制革工业生产一般包括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饰等几个工段,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品,从而使得废水中含有油脂、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有机无机固形物、硫化物、铬、盐类、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多种污染物质和有毒物质。
我国是缺水国家,水资源有限,节水意义非常重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当今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总水量的60%以上,循环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以上。因此必须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所以说水的循环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制革废水属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pH值高、色度高、水质水量变化系数大且具有恶臭等现象。由于废水排放量大,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会对江河农田造成难以恢复的荒芜,给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会对农田造成严重的铬元素污染及盐碱化,进入废水及土壤中的重金属铬盐不能回收,又会在空气及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转化成高毒性六价铬,对人、植物、动物会造成极大危害。当环境受到镉元素污染后,镉会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危害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皮革行业的污染治理是势在必行的。未来制革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保问题:排放标准将更加严格,污水经过处理后,要求处理出水达到生产用水要求指标(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指标):
化学需氧量 COD≤10mg·L-1,
生化需氧量 BOD5≤5mg·L-
悬浮物 SS≤0.5mg·L-1
磷 P 1-2mg/L
电导率<40
制革废水具有高污染性,对水资源和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危害很大,而且废水处理的难度很大,过程复杂。所以能够完善、加强对现有制革废水的处理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水资源现状以及环境的影响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1.国内废水处理的现状
2.根据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及工艺流程
3.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4.完成设计说明书
5.厂房平面布置图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前 言 1
1.2制革废水的来源特点水量及水质1
1.2.1制革废水的来源 2
1.2.2制革废水的特点 3
1.2.3制革废水的水量 7
1.2.4制革废水的水质 8
1.3制革废水的分类 9
1.4制革废水的危害及排放标准 9
1.4.1制革废水的危害 10
1.4.2制革废水的排放标准 11
1.5制革废水处理的现状11
1.6设计原则依据规模及任务11
1.6.1设计原则 11
1.6.2设计依据 11
1.6.3设计规模 13
1.6.4设计任务 13
第二章:设计方案及工艺流程14
2.1概述14
2.2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比较14
2.2.1物化发15
2.2.2生化法15
2.3设计方案的确定及选择16
2.3.1设计方案的选择16
2.4工艺流程16
2.4.1工艺流程的说明17
第三章: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17
3.1格栅17
3.1.1格栅作用18
3.1.2格栅计算18
3.2集水池18
3.3预沉调解池19
3.3.1预沉调解池说明19
3.3.2预沉调解池计算20
3.4水解酸化池20
3.5A/O池21
3.5.1A/O池说明21
3.5.2A/O池计算22
3.6二沉池24
3.6.1二沉池说明24
3.6.2二沉池计算25
3.7Fenton氧化池26
3.7.1Fenton氧化池说明26
3.7.2Fenton氧化池计算27
3.8 污泥浓缩池27
3.8.1污泥浓缩池说明27
3.8.2污泥浓缩池计算28
3.9主要设备选型29
3.9.1设备一览表30
第四章:平面布置图30
4.1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30
4.2管、渠的平面布置31
4.3平面布置图 33
结 论33
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 朱凡,张艳.国内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应用现状.天津: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07
[2] 王湖坤. 复合累托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2007
[3] 制革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 魏霄霞.制革废水处理ABR+SBR工艺试验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 田永,刘彩红,卢玲玲等.新会华联制皮工业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广州益方田园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6] TANG Ping ZHAO Youcail XIA Fengyi, Thermal behaviors and heavy metavaporization of phosphatized tannery sludge in inciner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008) 1146-1152
[7] 马宏瑞.《制革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8] 李闻欣.《制革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
[9] 王国华,任鹤云.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V. Preethi a, K.S. Parama Kalyania, K. Iyappanc, C. Srinivasakannanb,N. Balasubramaniamb, N. Vedaramanc, Ozonation of tannery effluent for removal of cod and colo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66 (2009) 150–154
[11] 于尔捷、张杰.《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卷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2] 魏先勋.《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修订版)》.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13] 张林生.《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4
[14] 邓荣森.《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
[15] 区岳州,胡勇有.《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
[18] 严熙世 刘遂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19] 李世华.《市政工程施工图集3.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韩洪军.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