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探讨

www.bysj580.com / 2020-10-03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探讨
摘要:临床检验中有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由于血常规能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所以位居三大检验之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检验结果出现错误,将会导致很多疾病在初期不能被查明,甚至出现疾病的误诊,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对于提高检验质量来说势在必行。下文就血常规检验的意义、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降低影响因素的措施来加以说明,以期找到合适的途径,使血常规检验获得稳定可靠的数据。
关键词:血常规;误诊;影响因素;提高检验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血常规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断、治疗和抢救
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血常规检查不仅在早期预防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能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信息。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后续的治疗效果。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成为了医学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
1 血常规检验的意义
血常规检验又称血细胞检验,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其包括的项目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常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人体的血液处于不断循环流动的状态中,参与各组织系统的功能活动,血液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将导致血液成分的变化,因而血液分析及其结果对于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其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并且可以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在临床上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   
2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
2.1 患者的生理条件
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受患者自身的基本生理条件影响,生理条件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精神情况、性别、年龄种族类别、不良嗜好、运动状态、药物影响以及季节等。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处在一个稳定的波动之中,患者也是如此,如果患者在检验血常规之前从事了剧烈运动或摄入了大量水分,将严重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延误了后续的治疗[2]
2.2 标本的采集以及仪器的校准
2.2.1 标本质量要求
为确保检验结果要可靠、准确,标本质量要有较高要求。保证各项细胞的形态在血液标本中完整是对血样标本最基本的要求,其中采集和抗凝是血常规检验标本的基本制备步骤。
⑴ 采集时,对采血部位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是比较常用的部位。
⑵ 抗凝剂对检验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血液经抗凝之后,白细胞的形态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也同样会肿胀、崩裂、产生常规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诸如此类的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的结果。
2.2.2 仪器校准
在仪器方面有些小医院为减少开支,并不对血液分析仪进行定期校准,而且 血液分析仪必须用配套的校准物对仪器进行校准,一些不规范的血细胞分析仪并没有配套的校准物,这些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严重的会导致误诊,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2.3人为误操作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护人员对影响血常规检验因素缺乏深刻的了解,常常使标本在分析前就潜在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由此引发的错误诊断不可胜数。与此相似,很多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采血培训致使大多数人采血方法不正确,动作太慢或摇匀时间不够,血标本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便接受检验或者延迟了标本送检时间,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采集标本的可靠性,直接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医护人员系统全面地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并且加强自身医护素质,对提高标本质量、正确评价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3 血常规检验中减低检验影响因素的措施
3.1 选择适当的采血时机,注意观察采血前患者的生理状况
医生应提醒患者,血液采集前有诸多注意事项。采血前不能服用有明显干扰检验准确性的药物;不能从事剧烈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不能过多饮水,否则血液会被生理稀释,使检测结果下降,达不到指标。对于有些特殊部位的检测,还要求空腹进行,既不能进餐,也不能饮水,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冬季采血前应事先让患者处于温暖的环境中,防止暴热或严寒影响血细胞浓度。因此,对于那些非急诊患者来说,固定某一时间检查将大大减少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2提高采集标本的准确性,定时对检验仪器作调整  
提高采集标本的准确性,大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其次采血部位会影响到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所以合理选择采血部位上是很重要的。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使用静脉血。最常用的采血部位即为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两种方式。各类文献都有注明,静脉血的血样为最可靠标本,因此手指血是较为稳定的血样[3]。对于仪器方面来说,医院应避免食用一些来路不明的血液分析仪,加大对血常规检验仪器的投入,确保每台血液分析仪都具有配套的校准物。当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较多时,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对每台仪器进行校准和室内制控,可定期采用新鲜配套的血液样本在仪器上做结果比对,以保证检测质量。   
3.3加强对采血、验血医护人员的培训,减少人为误差
现如今有很多医学事故都是因为医护人员的素质不够引起的。要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的当务之急便是提高采血、验血医护人员的素质。医院应定期对采血、验血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他们进行规范的采血和检验,灌输一些采血技巧,如采血完毕应使检测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合,但切不可用力摇晃,以免造成血细胞破坏而发生溶血。采血后应及时送检,以免放置过久会影响检查结果。以便采血、验血医护人员熟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减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在此之上,医院应定期派遣医护人员出国进修,加强国内国外学术的交流。并且可以举办采血竞赛,是医护人员在竞争的过程中更好的完善自己。   
结语
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要使血常规检验获得稳定可靠的数据,,必须减少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检验的每一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人为误差。
 
参考文献  
[1] 陈丽芳.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99-2300.
[2] 陈亚军,唐发清.尿液红细胞检验方法学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07.
[3] 李扬宇,郑春盛.尿液红细胞定量分析方法学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5):425-427.
[4] 赖华梅,诸琦,王静,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J].胃肠病学,2012,13(4): 23-27.
[5] 刘成玉,罗春丽编著.《临床检验基础》[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
 
致  谢
本次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在此,我要感谢周月丽老师对我悉心指导,以及其他的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要感谢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在这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