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从社会认知视角探讨二语习得”(Atkinson 2002)阅读报告

www.bysj580.com / 2018-11-07
 “从社会认知视角探讨二语习得”(Atkinson 2002)阅读报告
文章英语标题:Toward a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来源: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2(4)525-545
作者:Dwight Atkinson
话题背景和来龙去脉 
20世纪60年代开始,认知主义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主流,认为二语习得是在个人大脑中进行的。认知派以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将语言从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用逻辑学和微积分解释语言现象,将外界输入内化为有限的抽象规则,塑造了在单语环境中说标准语言的理想人物。乔姆斯基认为,儿童之所以能快速高效地学好母语,是因为先天拥有某些共同特征。
近年来,认知主义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出现了对立的观点,指出语言习得植根于真实的社会活动中。社会派主张学习是内化的过程,将社交活动中获得的语言文化知识转化到个人脑内,并将内化分为人际交流和人内交流两个阶段。剑桥大学通过研究语法特征的社会功能及其受互动语境的影响,指出语法与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是密不可分的。霍普(Hopper)新造了“浮现语法”(emergent grammar)一词,认为语法不是一个单一的逻辑体系;包括贝克(Becker)等在内的许多学者对此表示认同。从广义上讲,语法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工具,在社会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承认语言的社会性绝不是否定其认知性,一些语言知识只有在社会环境中使用时才有意义。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理论,致力于探究认知的微观结构,把认知看做网络的整体活动,外部输入和其他单元的活性递减会改变一个单元的活性。联结主义的优点在于,指出了习得过程中的扩展过度、概括过度等特点,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母语习得中的认知机制,并将语言运用和习得的认知性与社会性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母语习得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就有大量的语言意识,在具体语境中反复练习,因此其语言系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复杂化。但是,这并非婴儿一人之力所能及,通过引进临近发展区和搭手架等相关概念,形象地说明在完成社会认知任务时,婴儿与育婴者形成了互动整体。儿童的语言知识达到一定量时会发生质变,随着母语的进步,语境在习得中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新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学家普遍认为,语言习得最根本的动力是,将原本外化的社会知识重新变成了内化的认知知识。有学者尝试通过联结主义,将认知和社会文化世界联系得更紧密,提出在“文化模式(cultural models)”的发展中,社会生活已经清楚地反映在了认知中。词汇会随着语境而变化,词汇的情境又与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模式相联系。美国教授吉(James Paul Gee)用bachelor这个词,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探讨联结主义,指出该词丰富的意思既存在于认知中,也存在于社会中。
如果说其他领域的研究和理论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热带雨林,那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和理论则是荒漠中一颗孤独的仙人掌。二十多年来,认知派和社会派两大阵营对立平行发展,作者融合两派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社会认知视角探讨二语习得,指出语言和习得是“内在大脑”和“外在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强调自己的方法与新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不同,不是简单的重复。
作者的主要观点
1 语言是一种社会认知现象
在作者看来,语言自其诞生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认知属性,两个属性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许多语言现象只有通过社会认知这个角度才能很好地得到解释,例如“Proposition across individuals”和“conversation”这两个人类最经常进行的语言活动。这里作者利用联结主义理论详细分析了两个路人相互打招呼的语言现象,分析解释了语言社会认知属性的本质:“outside-in”和“integrative”。也就是说语言活动的成功完成需要人的认知活动同时也需要实实在在的社会行为的进行;同时认知活动和社会行为是综合于整个语言活动中的,他们彼此相互作用使得路人相互打招呼的这个语言活动得以成功完成。
2 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认知现象
这里作者主主要论述母语习得的社会认知属性,从幼儿成功习得母语来论证语言习得的社会认知属性。
首先,作者同意认知派关于幼儿具有成功习得母语的先天性认知优势的观点,但是幼儿只有广泛大量的社会外部环境下才能得以发挥自身拥有的认知优势成功习得母语,这不意味着外部语言形式被很简单地输入一个语言自动学习系统(人的大脑),因为在作者看来语言形式和外部物体在人的大脑认知系统中以一定的关系存在着。“event representation”很好地从社会认知角度解释了早期语言习得的本质,它假设幼儿的大脑中具有高度发达的组织有序的关于社会活动顺序,活动者和对象的认知,然后幼儿最初学习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又和本身存在的关于社会活动的认知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语言知识和社会认知。
然后,作者对认识学派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提出异议: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其语言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外部社会活动和环境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变得似乎不那么重要。在作者看来,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社会活动和环境已经在过去生活经历中逐渐内化进大脑的认知系统中,以一种铰链形式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联系起来,成为儿童继续学习的基础;更明确地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外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一样重要甚至更加更重,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语言学习到后来越来越不需要外部环境的存在,联结主义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语言学习的社会认知本质。
最后,作者总结到不管是幼儿在习得母语的初级阶段还是中高级阶段,都证明了语言习得的社会认知属性,这些联结主义理论成功揭示了语言习得的社会认知属性
3 二语习得是一种社会认知现象
作者首先论述其观点与当前流行的认知学派以及新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学派在一些关键概念的不同,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又论述了社会认知主义视角的二语习得对当前二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与认知学派在一些概念上的不同:
输入:认知学派把输入当做是开启语言学习自动装置的“开关”或者“触发器”。
交际:当前认知学派对于交际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交际对于输入的调节作用”。在社会认知学派看来认知学派研究下的“交际”并不是真正的语言交际。
语言学习者:认知学派下的学习者被看做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自动装置”而非一个活生生的人。
研究方法:认知学派主要依靠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在作者看来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都是人文科学软科学,认知学派所采用的这些方法本属于硬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是无生命的。
认知:认知学派把认知看作是一个单独的过程,这个过程完全是在一个自动的语言系统中进行的。
语言:认知学派把语言和与语法等同起来,语言的的使用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
与新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最初存在于社会文化活动中,人类通过参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活动慢慢习得语言,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的过程,最后语言被完全内化为人认知的一部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在作者看来,语言永远都不会内化为纯粹的认知功能,相反,语言同时存在于社会和人脑中,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和人脑中的语言共同构成了人类语言知识,并以铰链形式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人类可以成功完成各种语言活动。
作者对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其他一些观点也提出了异议,例如研究设计任务,研究条件等等。
作者自己的观点: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第一,强调语言和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下的“交际”与社会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对于成功习得语言有着不可忽缺的意义;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学习者”是活生生的人,是拥有主观能动性的能思考能运动的社会个体,是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语言接收者。
第二,强调语言和语言习得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紧密联系性,强调他们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和语言习得被看做是“action”和“participation”,也就是语言及其语言习得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符号工具使得人们成功地参与并完成相关社会活动。
第四,社会认知视角下的语言习得,社会属性和认知属性得到同等的重视,两个属性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因为二者相关依赖,相互作用,彼此依赖,不可分割。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对二语教学和二语研究的启示:
第一,强调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鼓励人们突破对于“教师”的狭义概念,教师不仅仅教室里传授知识的那些人,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教师可能是每个和我们用二语进行交谈的人们。
第二,语言和语言习得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论是教师还是二语研究者都应注重语言的社会属性。
第三,对于二语研究,研究者应该更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真实自然的话语自资料中分析研究,这样可以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
第四,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下的语言学习者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自我构建的过程。
语言表达上的亮点
一、用词生动形象,有文采
1. Like the solitary cactus, the learner  seems to sit in the middle of a lonely scene  Wait there for life-giving sustenance … to come pouring in.
2. Language is loosened during development from its moorings in social life.
3. Individual effort and sociocultural activity are mutually embedded, as are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 If one end of language is embedded in cognitive space, the other end is just as strongly embedded in social space
4. Rituals “freeze”meaning for the learner’s observation / tie meanings to specific contexts
5. … language learning machinery has kicked fully into gear …
6. Internalization is anchored in social activity
二、多用并列结构,言简意赅
1. This forest is constantly wet with humidity and teeming with life, sounds   Each tree grows in and as a result of this fundamentally integrated world ……
2. Grammatical features are influenced by and shaped in interactional context / Language is shaped for and by acquirers ……
3. Language is stored in, comprehended by, produced by, and therefore reflects the basic design features of the human brain.
4. Linguistic knowledge is seen to be abetted by, actuated within and broadly continuous with a rich social context.
三、使用大量的短语和固定搭配,表达地道
put a bit more metaphorically / to put it more bluntly, language per se/ not far off the mark / in concert with / at odds with / summum bonum etc.
四、善用修饰语,对比鲜明
1. base a whole linguistic theory on a handful of such phenomena
2. …much more of a virtuoso language performer than rather cut-and-dried functional portrayals ……
五、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大都用突出强调的方式
I will adopt…to understand … / what I want to highlight is… / about which I will argue… / I will take my eyes largely from…etc.
六、常用名词,客观公正
reductiveness / abstractness / communicative intentionality / wholeness and situatedness of social scenes
七、巧用头韵,读来朗朗上口
repeated routinized or ritualized / rote & rule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