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5种棕榈植物对椰子织蛾发育历期及繁殖力的影响

www.bysj580.com / 2017-06-06
5种棕榈植物对椰子织蛾发育历期及繁殖力的影响
摘要:椰子织蛾取食椰子、槟榔、中东海枣、大王棕、高干蒲葵这5种棕榈植物,发育历期存在明显差异,室内进行独头养殖,记录分析数据,从而进一步了解椰子织蛾对不同寄主的适应性机理。
关键词:椰子织蛾 棕榈植物 适应性
引言:2013年8月在万宁市兴隆镇一处椰子基地调查时发现的新的入侵害虫椰子织蛾,调查发现该虫主要危害17种棕榈科植物,成为海南省继椰心叶甲入侵并大面积危害后的又一重大食叶类害虫。国外对椰子织蛾及防治方面虽说有较多的研究,但在椰子织蛾和寄主植物二者间的适应性机理较少涉及,而国内对椰子织蛾的研究刚刚起步,在CNKI上查询已发表有关于椰子织蛾论文也不过17篇。本实验让椰子织蛾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得到其生长发育历期及成虫繁殖能力差异性表现,从而来明确其入侵后对寄主的适应性。为掌握椰子织蛾在海南的种群动态变化和开展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椰子织蛾入侵后对寄主的适应性研究十分重要。
 
一、 椰子织蛾的概况
椰子织蛾又名黑头履带虫、椰蛀蛾、椰子木蛾,属鳞翅目 Lepidoptera 织蛾科 Oecophoridae,也曾被归为木蛾科Xylorycitdae。其卵呈半透明乳黄色,接近孵化时外围形成一淡红色晕圈,圆柱形,两头稍钝,成堆产于叶片上,卵期约为 5 d;幼虫有5 ~ 8 个龄期,雌、雄幼虫大小相似,低龄幼虫淡黄绿色,后逐渐变为绿棕色, 体背具 3 条红绿相间的纵带,低龄幼虫纵带细且断续,4龄以上幼虫体背3条纵带粗且连续,在化蛹前老熟幼虫停止进食腹部体节缩短,幼虫期约为 42 d;蛹包被于混合寄主碎屑和虫粪的丝质茧中,裸露的蛹红褐色,蛹期约为 12 d,成虫浅灰色,雌、雄成虫体型大小相似,雌性体型略大,雄性腹部细长,在后翅边缘和肛门附近有1毛簇 [1-2] 。
为害时幼虫取食叶肉,粪便与其吐的丝交织,幼虫隐藏其中内取食叶肉,从老叶向上为害,严重时只剩3到4片新叶,从而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时椰果产量减少45%以上[3]
二、 寄主植物
椰子: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植株高大,乔木状,高15-30米,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是我国海南省的著名特产,被誉为“四大绿宝”之一。实验中饲养椰子织蛾的是海南本地椰。
槟榔: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又名槟榔仁、大腹子、花槟榔,西汉长安上林苑植物之一。花果均具芳香,果供食用。
中东海枣:棕榈科刺葵属,常绿乔木,又名银海枣。可孤植作景观树,也可三五群植造景,为优美的热带风光树。
大王棕:棕榈科大王棕属,又称大王椰子。树型美观,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树。果实含油可作饲料,种子可作鸽子的饲料,叶鞘可作扫把,叶柄可制牙签 。
高干蒲葵:棕榈科蒲葵属,又名扇叶葵。树冠伞形,叶大扇形,是很好的行道树和风景树。
三、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供试昆虫椰子织蛾采集海南野外发生区,室内饲养多代后刚孵化的幼虫
寄主植物:在椰子大观园内砍下的新鲜叶片
工具仪器:镊子、小试管、小毛笔、标签、签字笔、一次性橡皮圈、纱网、塑料篮子、气候箱
二、 方法
在人工饲养孵化的椰子织蛾幼虫中,挑选刚孵化1到2天的小虫接入养虫管内,每管接1头,每管中放一种寄主植物叶片,连续观察其发育,2天为其换一次新鲜叶片,并记录蜕皮情况,直至其化蛹羽化;记录其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对羽化椰子织蛾成虫根据同一寄主进行配对,待产卵后记录产卵量,。每组30头椰子织蛾幼虫,重复3次。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
四、 数据分析
  二龄 三龄 四龄 五龄 六龄 七龄 八龄 九龄 十龄
蒲葵 6.4 11.2 4.9 5.4 3.6 5 5.2    
                   
                   
                   
                   
 
 
五、 结论
椰子织蛾不危害槟榔,在室内养殖时不能将其养大;对大王棕和高干蒲葵有一定的危害性,在室内可以将其养殖为成虫;对椰子和中东海枣有很大的危害性,相比之下椰子织蛾对椰子的危害大过中东海枣。
 
参考文献:
[1] 吕宝乾. 警惕椰子织蛾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鳞翅目: 织蛾科) 传入中国[J]. 生物安全学报, 2013,22( 1) : 17 - 22
[2] 李朝绪.入侵害虫椰子织蛾对海南椰子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J]. 中国南方果树,2015,44(4):156- 159
[3] Manjunath T M,黄德聪译.香蕉和叶子上的椰蛀蛾[J].福建热作科技,1987(3):40
[4]陆永跃,王敏.椰子织蛾的形态特征识别[J].环境昆虫学报,2013,35(6):833-837
[5]虞国跃,张国良,彭正强,等.螺旋粉虱入侵我国海南[J].昆虫知识,2007,(3):23-25.
[6] 覃伟权.椰花四星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规律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2,(2):27-28.
[7] 阎伟,吕宝乾,李洪,等.椰子织蛾传入中国及海南省的风险性分析[J].生物安全学报,2013,22(3):163-168
[8] 阎伟,刘丽,李朝绪,等.椰子木蛾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J].应用昆虫学报,2015,52(2):454-460
[9] 陈慧.椰子黑头履带虫的生物防治[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4(7):21
[10] 刘向蕊,吕宝乾,金启安,等.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
].生物安全学报,2014,23(1):13-17
[11] 张淑君.外来生物入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N].经济日报,2005-06-03(13)
[12] 林秀香,陈振东 [J]. 我国棕榈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07(03)
[13] 曾宪海,刘  钊,唐真正等. 海南儋州大王椰子椰子织蛾综合防治效果比较试验初报[J]. 中国热带农业,2016(3):34-36
[14] 李洪, 刘丽, 阎伟.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5(4):10-13
[15] 李应梅, 林玉英, 金启安.椰子木蛾的产卵节律及其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J] 生物安全学报, 2016,25( 1) : 39-43
[16] 杨崇慧, 李朝绪, 黄山春. 椰子木蛾幼虫龄期的划分[J]植物保护,2015,41(2):70-74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