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故都的秋》英译本中美的再现

www.bysj580.com / 2018-11-15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故都的秋》英译本中美的再现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
1、背景:
散文是一种形式灵活,把表象和意象之美融于一体,给人以深切情感体验的文学样式。作为散文翻译,不仅要传达原作之意,还要再现原作的情、境。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文化融合变得极为迫切。在外国翻译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正蓬勃发展,但对中国散文翻译的研究几乎是凤毛麟角,就算有也只是对作品的翻译。由于译者对作者和作品不了解,再者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不能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很好的把握。如何把原文的文化色彩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成了译者的一大难题。
2、意义:
    根据散文的特征,散文的“美”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也是难点所在。本文从散文的显著特征出发,解读“三美”原则在译文中的运用,旨在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散文的意境美、韵律美和形式美,弥补散文不能像诗歌、小说和戏剧一样向国外介绍的遗憾。
3、研究现状:
相对于其它文学翻译的研究,散文翻译的研究不够深入。中国翻译界对散文翻译的研究较西方为盛,然而主要的是就散文翻译的某个侧面展开。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为中国散文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的联姻是散文翻译的必经之路。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选材精当,译功踏实。刘士聪先生的“韵味说”从整体氛围、声响节奏和个性化语言论述散文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高健先生的“语言个性论”及“风格可译性”研究为散文翻译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影响广泛。 本文则在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提出来的“三美”原则框架下,对英译本《故都的秋》进行分析,从而证明散文的美是可以在译文中再现的。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内容:
    三美”原则是许渊冲翻译理论的核心之一,最初是用于诗歌的翻译,本文以“三美”原则为理论依据,对抒情散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引言介绍了国内散文翻译的现状。第一章介绍了散文的定义、主要特征及其分类;第二章阐释了三美原则以及三美原则在抒情散文翻译中的意义;第三章以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为框架,对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的作品《故都的秋》及张培基英译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证明散文的美是可以再现在译本中的。结论部分总结了虽然目前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再现出原文的美,但我们要尽力让译入语读者懂得原文的文化色彩。
2、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事例论证法
3、思    路:
先了解抒情散文的定义、特征及其分类;再从音美、意美、形美三方面了解三美原则;然后以“三美”原则为框架,对张培基英译本《故都的秋》进行分析从而能证明美是可以再现的;最后总结出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抒情散文翻译理论,但我们可以借用其它文学形式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从而让译入语的读者懂得原文的文化色彩。
 
主要创新点:
本文用诗歌翻译理论分析散文翻译的方法,可以启示以后的译者和学者探索用某一特定文体的翻译理论来分析其他文体的翻译,进行更多的翻译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查阅文献资料
[1] Bascom. Aesthetics;Or,the Science of Beauty[M]. Bristol:Thoemmes Press,1999.
[2] Nash,W . Designs in Prose [M]. New York: Longman,1980.
[3] Raffel,B. The Art of Translating Prose[M].Pennsylvani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
[4] 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李光连.散文技巧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7] 李尤.“评析张培基译文《故都的秋》”[J].武汉:金田,2013(10).
[8] 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