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教育信息化

www.bysj580.com / 2023-03-01
教育信息化
【摘要】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起源、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教育信息的范围、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及规划、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要素、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等问题对教育信息化进行全面论述。本文还对教育信息化的途径做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信息网络;国家信息化;信息化教育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uthor: Shuai Zhang  Tutor:Guizhen K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4)
【Summary】Educ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must be highly modernized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novation. Th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origi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o the defini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purposes, the scop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plann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significanc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element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 prerequisit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The adoption also to educated becoming an information based society the way to do have further analyzed.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信息社会的发展也为这种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1 教育信息化的起源
“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1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其带动之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而带动了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浪潮。[1]
我国政府对国家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1997年4月,中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2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我们称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信息技术。[2]因此,对某一系系统、该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地信息分析,就不可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国家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社会的一种基本要素,在国家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加递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3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3]
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也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系。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人才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4]可见,“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5]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中,“面向现代化”是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内含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同志曾在1998年撰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
3 教育信息化的范围
教育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不同。首先,教育信息化作为行业的信息化,其信息化的范围仅限于教育领域;其次,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其建设、资源开发及应用必然会涉及到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第三,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下进行,同时还应处理好与其他行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既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的范围,同时也要避免孤立地看待教育信息化,明确这一点,对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教育信息化政策及规划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还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或在相关的文件中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内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及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管理、软件学院等教育信息化的各个方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方面,周济指出,在21世纪头1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将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特别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另外,我国还及时制定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及主要任务等。
6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6.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在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要素中,哪一化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一方面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途径和前提;另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极大地丰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同时其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变革,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因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6.2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包括现阶段在内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各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由于各地教育规模、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更无法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是学校和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等。从长远看,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必然会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将为全体国民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内涵——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保障每一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6.3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6]
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得以更好地体现。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良环境,可实现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使学生从过强的共性制约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人志趣,培养其个性特色。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志趣与个性差异对所学的知识和学习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可对某一专题的相关内容通过信息检索、收集和处理,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和发现学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提供的网络资源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过鲜明的形象感化和对比,帮助学生识别假、恶、丑,树立真、善、美的情感,使学生将高尚的理想内化为自己的言行,直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7 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同样包含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要素。该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该体系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保障。具体来说,各要素的含义及内容包括:
7.1  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启用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中国卫星宽带远程教育网络,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以及应用于学校教学的普通电教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室、微型电教室、CAI教室、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闭路电视系统等都是教育信息化中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7.2 信息资源教育  
 
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教育软件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其中教育软件资源主要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网络课程等为主的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以文献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为主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以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主的各种工具类资源以及浩如烟海的Inter—net资源等;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资源及其支持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数据库资源等。
7.3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直接目的。有了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这些基础条件之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便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角,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应用这一环节。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应做好四件事:一是做好与思想理论、方法密切相关的潜件建设,它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方向,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建立与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三是必须提高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技能;四是在不同层次上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将其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任务。
7.4  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2)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两个要素所组成的。”[7]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是教育信息化的驱动力。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新的更加有效的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应用于信息化教育中,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指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作后盾,因此,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应由不同的社会部门分工协作来完成。其中教育信息技术产品的制造业应动员教育系统、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等互补性较强的部门共同参与,以便将教育系统从教育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以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的服务业。
7.5  信息化人才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人才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这是对在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其他服务的各类人员而言的,是对该领域全体人员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要求;二是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专门从事教育信息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维护的专门人才。[8]一般来说,对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应具备基本的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对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分工更细,可以是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或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等。
另外,作为信息化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关注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为教育信息化培养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和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为整个社会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
7.6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网络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和产业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以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也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依据和蓝图。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政府、各个单位和部门的教育信息化规范化、秩序化,也才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8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全国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信息科学论、现代教育思想、终身教育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其物质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而产生的现代智能化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育时间终身化、教育空间网络化、教学交互化、教育内容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化、教育技术智能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系统开放化和教育的国际化,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现状来看,仍然没有完全冲出传统教育思想、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束缚,与信息时代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已成为制约教育现代化的瓶颈,而高校教育的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现有高校教育现代化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已成为高校教育领域的一对突出矛盾,教育信息化成为高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9]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着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输方式,也深刻改变了高校的教育模式,为高校的远程教育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也蕴含着教育技术发展的广阔空间。在高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意味着运用信息技术在高校营造一个完全开放的现代化的信息文化氛围。建设更为丰富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信息素质的人才服务,也为高校的远程教育,对外进一步开放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创造条件。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以发展信息技术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特点规律,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目标,改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教育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促进和实现高校教育的现代化。
9 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也是信息化的教育。实现信息化教育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要目标,我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有下面几点:
9.1网络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与日俱增,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无形中被网络改变着.所以网络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便非常密切。[10]信息网络的流通,以及各类数据库的建立,使得懂得如何游走在网络上的学生,拥有空前的学习潜能。学校的教学必须正视这股潜在的能量,以新的教学方法的概念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教学与学习历程的品质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教师要加强个人计算机操作能力,把教材里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利用心智模式的概念把他们灌进教学软件中,使学生能利用网络上的多媒体信息,发生主动学习的功效。
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同各学校之间形成资源共享。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更广,老师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互相学习经验。
9.2 教师培训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知识面也比较窄,老师之间也没有经验的交流,一直采用多年的老一套。在信息化的今天这种教育方式是完全行不通的。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要求老师有更加广的知识面,还得会各种现代化教育辅助工具的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对老师进行培训来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对教师开展技术技能和教学设计培训,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理论、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还可以让老师与研究人员合作建立虚拟学习社区,开发教学的软硬件,制作适合中小学生在WWW运用的科学素材,让学生们经由网络上的知识库,来从事类似科学研究的活动。教学的重点是科学证明,而这些证据是由科学家、教师或学生所发展出来而放在特别设计的网络证据数据库中。在教学过程上,学生除了可以保有自己试验与结果的讨论外,也可以透过WWW浏览器搜寻广大的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其他的软件与其它的学生讨论。
学生在合作的社会支持下进行思考和组织众多的证据,以支持或推翻自己的假说。在教学的过程上,学生从认识问题、发表意见、调查证据、组织证据、发展论点、讨论想法等,都可以由教师在网络上加以监控与引导。
对于给定的学科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仅通过老师,还可以通过英特网、通过光盘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为了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计划、组织和协调,教师必须把握对应于各种学习课题的学习途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注意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并逐渐形成一种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
9.3 建立网站群
首先,在原有资料库基础上建立学科网站群,将教学资源分门别类,按照教材的目录框架搭建学科教学资源门户网站,解决资源不好或不好用的问题,各学科教师是学科网站建设的主力,对资源进行重组和管理。这样就可以解决资源不够用也不好找的难题,各个学校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进行经验交流。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网站会变得更加完美,资源也会更加丰富。
网站还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场所。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地位非但没有减低,反而在网络上成为一位专业的指导者:他们在学生与教材之外,还必须考虑教学的环境,以随时修订评价的方式;学生还可以在计算机上提问题,在计算机上点击、点击......究竟点击了多少次,这个架构都会告诉老师这个学生遭遇到某一些困难,老师就可以在里面加以帮忙,,当然,老师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他可以在网络上搜寻证据来协助学生。
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教学设施间应以通信网络进行连接,实现网络化,并由此对学习进行有效地支援。教学设施网络化是实现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共享的物质条件。它使多种学习资源、教学设施充分的发挥作用,取得更好的使用效益。
10 结束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这对培养新世纪国家现代化所需的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  范如涌,项晓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  黄荣杯,曹原,曾海军.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J].信息技术教育.2003.(1).
[4]  何克抗.迎接21世纪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DB/OL].http://zhaosheng.cer.net/20010823/207915.shtml.
[5]  何克抗.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方针与政策[DB/OL].http://www.edu.cn/20010823/207538.shtml.
[6]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7]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8]  方位华.论教育信息化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性(J).教育信息化.2003.(7)
[9]  刘毅,叶海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科学.2005.(5).
[10]  谈松华. 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9).
[11]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12]  Ministry of Education, ICT Use in Education Plan 2000, 2000.
[13]  Sohn, B.G., Cho, J.W., Kim, Y.A, et al, Integrating ICT into the 7th NationalCurriculum. Seoul: Ministry of Education & Korea Education & ResearchInformation Service, 1999.
[14]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  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话教育研究.2003.(10).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