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学习的特点

www.bysj580.com / 2019-06-07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学习的特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学习的特点;
 
2、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重点:
1、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学习的特点。
难点:
1、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学习的特点。
 
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学习从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学习等三个方面来讲解,本节内容从这三方面入手,分别就各项细致分类,结合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来详细讲解,条理清晰。此外还结合提问、举例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学习的特点
【新课导入】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和社会学习的特点是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决定或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及方式方法等。教育者在制定社会教育的总体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确定社会教育的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学习的规律、特点和幼儿的接受性;在选择教育方式方法时,也必须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
【讲授新知】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学习的特点,具体包括幼儿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社会学习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主要包括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总体而言,6岁之前,幼儿的自我概念主要体现在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基本特征,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以及与自己有关的周围环境信息等,还不能用词语描述自己的心理特征。
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只能根据某个方面的行为对自己进行评价发展到能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外部行为和特征,尚不能深入到内在品质评价。
3.对自己的评价首先是依从性评价,将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
4.对自己的评价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性,往往不客观,喜欢过高评价自己。
(二)自我体验
幼儿最初的自我体验主要与其生理需要和状态有关,如愉快、愤怒,都主要源于生理上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生理需求如吃喝拉撒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表现的很高兴;而如果幼儿饿了,没有东西吃,他们就会变得烦躁不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逐渐发展起一些社会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尊、羞愧感、委屈等。
另外,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还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很容易受成人情绪或暗示的影响。
(三)自我调控
幼儿的自我调控经历了一个从外部控制到内部自我控制的转化过程。
最初,幼儿对自己的言行缺乏控制,更多依赖成人的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由依赖成人逐渐发展到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即发展了自我调控能力。一般而言,自我调控发生在4到5岁。幼儿的自我调控又具体包括自立或独立、自主、自制、坚持性等几个方面。
二、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
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3岁以下儿童的同伴关系主要建立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之上,3-4岁幼儿的同伴关系更多建立在口头上,而在大一点的儿童则出现更为复杂的、互惠互利的游戏。
(二)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同情、助人等。
1、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
3-4岁时,幼儿还不理解合作的真正意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行为。平行游戏是此阶段幼儿的主要的游戏形式。4-5岁时,幼儿主要的游戏形式是联合游戏。5-6岁时,幼儿的主要游戏形式是合作游戏,即有共同目的的,有组织的,有规则的并且通常有领导者的游戏。
2、分享
分享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与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3-4岁时,幼儿的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能考虑他人的情感和想法,不会分享,也不愿将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分享。4-5岁时,幼儿具有一定的分享意识,知道分享是一种良好的行为。5-6岁时,幼儿能明确的认识到独占物品是不好的行为,分享具有一定的偏好和选择性,他们不再对所有同伴一视同仁,而是有所选择的分享。
3、同情心
3-4岁幼儿已能了解人具有不同的表情,明白不同的表情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能觉察到他人遇到了困难,并能感受到他人的焦虑心情,产生同情,助人的意念。4-5岁幼儿明白生活中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是健康的,能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并能随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5-6岁幼儿能分辨是非善恶,不随便的对人或物施予同情。
4、助人
3到4岁时,幼儿还没有形成助人观念,偶尔出现的助人行为多源于好奇或模仿他人,助人行为还不稳定,在没有积极的强化和鼓励下很快消退。4-5岁的幼儿助人观念初步形成,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做出助人行为。5-6岁时,幼儿的助人意识渐趋稳定,能因为关爱而自觉、主动地为他人提供帮助,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助人技巧。
(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而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总体趋势表现为: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3岁左右,儿童的踢、踩、打等身体攻击逐渐增多;3岁以后,身体攻击的频率降低,言语攻击增多,;男孩比女孩更容易进行公开性的攻击。
三、幼儿社会学习的发展特点
社会学习主要包括对社会行为规则与规范、社会角色、社会环境及社会文化等主要的社会常识的初步了解与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的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规则与规范
幼儿对社会规则与行为规范的了解、认知,以及遵守各项规则、规范的行为,是与其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紧密相连的。幼儿的自我调控经历了一个从外部控制到内部自我控制的转化过程。
最初,幼儿控制自己的言行,遵守各项行为规则,更多依赖于成人的引导、调节和控制,他们自己还很难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或者即使现在遵守规则了,但也很难坚持长久,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发展较弱,这一点明显体现在3-4岁的幼儿身上。4-5岁时幼儿开始由主要依赖成人逐渐发展到能自己调节或控制自己的言行,发展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5-6岁时幼儿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能较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遵守各项规则、要求。
(二)社会角色认知
有研究指出,幼儿社会角色的认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简单模仿到初步认知
2、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
3、从粗略感知到细致了解。
(三)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认知
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是从幼儿最熟悉的环境、文化逐步扩展到不太熟悉的环境以及不同文化的。比如,小班幼儿首先熟悉的是自己的家庭环境,其次是邻里社区和幼儿园,到了中大班时,再逐渐扩展到更大的社会环境。
幼儿对社会文化的认识也是首先从认识自己所在地、自己的家乡的社会文化开始,到了中大班后,再逐渐扩展到自己国家的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
【课堂小结】
1、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2、 幼儿人际交往发展特点;
3、 幼儿社会学系发展特点。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