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所列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初衷是为大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

毕业设计我帮你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教材研究

www.bysj580.com / 2017-07-11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教材研究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全球化,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要进行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系列权威性教材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泉说过,“任何一部教材都是学科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初级阶段的教材编写的好坏,影响学习者学习兴趣与功效,更是重中之重。
杨寄洲编写的《汉语教程》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距今已有多年,始终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作教材,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教材编写上也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杨寄洲本人在《汉语教程》的编写上要求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应以语法结构为主线,在课文情景的设置和对话的编写中不仅重视语法结构的说明,也注意揭示语法结构的语义,重视其交际价值。把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注重进行动态解释,强调语境制约,重视语义分析,揭示语用功能。
当今国内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呈百家争鸣之状。李泉曾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一书,他认为教材成败的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扩大圈子、生动真实实用、有文化背景。并提出了创新的十项基本原则:定向原则、目标原则、特色原则、认知原则、时代原则、语体原则、文化原则、趣味原则、实用原则、立体原则。赵金铭认为应该将结构、功能、文化三者相结合,有新意并且要现代化。
对于杨寄洲的《汉语教程》这系列的教材,李君、殷树林、张利红学者在《试析杨寄洲编<汉语教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认为这套教材在编写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教材在汉语基本知识方面有一些错误;二是教材少数生词俄语翻译不准确;三是教材个别语法点的讲解存在问题;四是教材有的练习题设计不够得当。针对上述问题,相应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教材编者要认真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加强校稿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力度,严谨对待语法点的讲解,在练习题设计上要有格外细心的精神。在《浅析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课文编排——以<初级汉语口语>、<汉语口语教程>、<汉语口语速成>为例》 黄方方、孙清忠两位学者以三本书为例,通过这三本教材的课文编排方式、交际角色的编排比较,分析口语教材的课文特点(短文必不可少)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教材课文编排的建议:以学生为本,课文编排上应主要外国人对中国人、外国人对外国人类,课文要营造多样性的交际环境,课文体例设计要以交互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课文内容的编排要增强系统性。唐师瑶在《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练习设置理念与有效性关系的对比分析》通过《博雅英语》、《汉语教程》、《基础汉语四十课》三本权威教材的练习题的对比,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练习编写重视对外汉语基础训练,严格按照大纲,并且进行创新。
一些科研工作者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方面进行过研究,如罗春英在《美国汉语教材现状综述》中就美国汉语教材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层次的教材多,中小学教材少;正规学校教材多,短期培训教材少。国内出版的汉语教材在美国不太受欢迎。吴峰在《泰国汉语教材研究》中提出,目前泰国的汉语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的需要。
因此,北京语言大学杨寄洲的《汉语教程》作为一本对外汉语通用基础教材,值得进行调查与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主要内容是以《汉语教程》第一册(上)教材的课文、练习和生词部分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描写和对比等方法,探讨研究这本教材在课文、生词、练习方面的编写原则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课文编写时过于程式化,课文内容过时,缺乏实用性,存在极端现象,忽视交际环境的典型性、趣味性、实用性,课文编排的系统性;生词语料的量和重现率是否符合初级学习者学习要求,英汉互译问题;练习方面的语法术语数量和背诵要求、练习的基础性、实用性、形式的多样性等,并且由此提出对对外汉语基础教材编写的一些建议。
方法:调查法和对比法。通过不同研究者的调查和实际考察,研究《汉语教程》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比的方法,针对《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的课文、生词和练习部分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
本课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文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文太过程式化
课文是学生接触汉语的第一步,他们会使用课文语言来交流沟通,但是不会变通,因此交流只会停留在“你好!”-“你好!”这个固定层面,不懂得如果换了一句话该如何去说。
2.课文缺乏实用性
有些内容已经过时,在日常交际中已经很少有人这么使用了,因此我们必须剔除这类不适宜的交际语言。有些不需要儿化韵(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儿)宜删去。
3.课文有极端倾向
课文内容时而幼稚,时而老成,这就需要编者能够更加深入调查本书的适宜人群,并且更加细致进行分类编写更多的系列教材。
4.课文编排的系统性
编者为了让汉语学习者易于接触并且不抵触汉语,在课文内容上进行了缩减,有些句子和上下文不太连贯,这也是需要避免之处。与此同时,虽然编者注意到了外国人和外国人的交流,中国人对中国人的交流,中外直接的交流,但是课文中还出现了A与B的交流,如果把A与B替换成学生熟悉的人名,与前后相统一,教师在上课教学时会更好称呼与处理对话,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
(二)生词部分存在的问题(直接翻译法存在弊端)
编者热衷于直接翻译法,书中大多数使用英文来翻译中文内容,可能会产生误导等问题。虽然翻译汉语词汇是一种简便之法,但是也有很多汉语学习者不太懂英语,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同时要学习英语,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负担,这更加不便于汉语的学习与推广。有些中文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倘若使用直接翻译法,不能体现编者编写的初衷,即“坚持‘结构、功能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虽然编者也发现了这些不足,在前言中多次提到课堂教学,语境教学,但是在教材中也应该适当结合直观法(图片)、语境法(例句)等,这样更加方便自学者进行学习。
(三)练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编者比较强调发音学习,前十课中辨别声调、辨别音节、认读、写拼音占了大部分,在汉字书写方面不是很重视。之后的部分语音环节又过少,过渡不太自然。缺乏情景交际的练习量,与此同时练习的机械性操练方式太多,过分注重教学成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背诵的部分在练习中没有安排,只能通过背诵课文来达到学习效果。然而课文部分有些在当今不大常用,这也会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些许交际困难。
(四)其他方面的小问题
在注释中,语法术语数量过多,舌位、唇形、开口度、送气强弱、成阻、除阻、声带振动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配套设施上,建议能有相应的磁带,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不仅仅在课堂,课后也能通过磁带等形式操练学习。
以上就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几个方面,也是此教材可以改进的一些环节。
预期结果及其意义:
预期结果:能够改善并且解决以上问题存在的弊端,更好地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学习方向。在课文上能够适当增加趣味性,灵活性(可以在课文后的注释中注明其他的说法等),实用性(去除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引进新的内容);在生词上,加入直观图片、例句等进行全方位解释说明,把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注重进行动态解释。练习方面既注重交际功能,又注重语用功能。
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外国留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汉语,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者对汉语的掌握,更快适应中国的汉语语言环境,从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有利于在教材编写中充分考虑课文、生词和练习的比重,发展创新,传播和推广汉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收缩